“疫线”企业家|中国平安旗下vipJr杨正大:只有质量,才能留下流量

本期主持人: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侯明辉

【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大批企业、企业家积极行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当中。伴随企业逐渐复工复产,抗击疫情也进入新的阶段。为了解复工复产后企业负责人对疫情防控的全局思考和系统行动,以及疫情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和企业的应对之策,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策划了【“疫线”企业家】专题,邀请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本期嘉宾: vipJr母公司、中国平安旗下麦奇教育科技创始人兼CEO杨正大。

辨识企业在疫情当中的角色和责任

南方周末:最初疫情发生时,你和团队是如何考虑疫情应对工作的?

杨正大:春节放假前几天,我们就关注到疫情信息,没过几天疫情就大面积爆发。在大年初二(1月26号),我就召集了公司所有管理人员在现场开了一个会,本来是一个小时结束的,结果开了四个小时。在那次会议上,我们做了许多决定,有几个关键的事情我们到现在一直在推动。

第一件事情就是员工健康。我们现在有5000多名员工,当时会议就决定立刻透过各层级的主管,打电话或微信通知员工,每天开始报体温。从1月26号到现在这件事一直在做。

第二件事情是关注我们的客户,因为我们也担心客户在这次疫情中会受影响。所以当时分配了我们所有的班主任和销售同事,针对我们的客户,一一开始联系,追踪一下他们的情况,看看我们企业能做些什么。当时很多家长还没有太大的危机意识,到了主管部门发出停课停学的通知后,很多家长开始担心孩子的学习了。所以我们一方面决定开放我们的公开课,希望通过这些课程资源,稍微疏解一下家长们的焦虑。另一方面开放一万个名额给在前线抗疫的医护人员子女。他们在前线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帮助大家抗击疫情,那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发挥自己的特殊资源,为这些家庭提供应有的服务。

第三件事是我们重新思考了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对行业做些什么。因为这一波疫情对线下教育行业影响甚巨,所以我们当时决定开放自己内部的教学平台麦奇云,开放给政府、各个学校,甚至开线下培训机构,让他们能够利用我们的平台持续上课。

南方周末:到目前开放麦奇云教学平台以及公开的这些课程资源,用户使用效果如何?

杨正大:1月26日作了开放决定,然后进行技术上的处理,在2月1日就对外公开了。截至目前(2月28日)大约有50所学校和机构使用麦奇教育云平台在线上课,包括大中小学和民办教育机构,另外还有200家左右的学校和机构提出了使用申请,我们正在对接。针对前线抗疫医护人员子女开放的一万个名额,现在每天有3000多学生在使用。如果从整个平台的用户量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初一到十五这15天,比去年同期使用量增加了3倍。

南方周末:当时有没有考虑过,把平台开放给同行会对竞争产生影响?

杨正大:其实团队内部当时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这个时候不是谈竞争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国家有难、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线下教育机构万一都倒闭了,受伤的还是家长和学生。在这种时刻我们有特殊资源就不应该藏私,我觉得学生第一,家长第一,先把事情做了再说。我在会议上一直强调,疫情来临不是做生意的时刻,疫情来临是要在这个特别危难的时刻,主动辨识自己在当中的角色和责任。

技术和人才储备都要未雨绸缪

南方周末:我们看到麦奇在2月6日宣布进行社会招聘,当时推出这项举措是基于什么考量?

杨正大:这个蛮有趣的。我们公司在全球老师的招聘一直都是线上招聘,线上视频面试、线上审核、线上训练、线上报道。这一次,我们把这样的流程用在了内部员工招聘上。在过去两个礼拜,大约有一万名应聘者留下联系资料,其中6000多人参与了线上面试,1000多人参与了线上培训环节,到现在已经有400多人在线上正式办理入职。其实这个事情一开始还引起了业界的关注甚至质疑,因为他们觉得怎么会在这个阶段,还对6000多人做了面试,还有400多人来报到上班。有人在网络上问,这会不会是骗人的。很多人都没有办法相信。但是我们也确确实实做了这些事情。为什么?因为我们判断疫情当中行业还是会有一定的增长,不能到了爆发的时刻你才开始准备。所以我们在这两周开展了大量招聘,也获得了很多人才。

南方周末:判断行业会出现大的增长,主要依据是什么?

杨正大: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对在线教育有所推动,过去不在这个领域的企业也都进来了,我觉得对行业来讲是一件好事。用户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加深了。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在三四五线城市的用户,他们的使用量突然增加了55%。一般来说,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家长们,对在线教育的理解程度还是比较弱的,但是经过这次疫情大家对在线教育的认识加深了。我之前说过,在线教育在三年内会取代线下教育,成为课外辅导的主流,我觉得这次疫情会让这个拐点提前来到。不仅仅如此,我甚至认为在疫情之后,在线教育行业会被重新定义。

南方周末:为什么这么说?

杨正大:过去大家普遍会认为对在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辅助系统,是一个在家自学的系统。但在这一次,所有老师不得不在家里透过在线平台和学生互动,所以我看到的是在线教育将会逐渐变成一个主导的角色,而不是被动辅助的角色。另外就是用户倒逼行业在课程设计上要增强互动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在线教育在这次疫情中获得了很大流量,但并不都是一片好评,甚至吐槽声很多,比如对系统崩溃的抱怨,对课程质量的抱怨。这意味着用户真正开始对在线教育有所期待了,这个期待就是往互动方向走。所以我认为以后行业在课程的发展上会采取更主动、更主导的角色,疫情无疑是一个催化剂。

南方周末:麦奇的使用量比同期增加了3倍,是不是也因此出现了系统崩溃、界面卡顿等问题?

杨正大:我们在行业做了有20年了,算是比较久的了,我们的系统至少经过四次大的迭代。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当你的使用量爆冲的时候,你有没有办法快速响应。除了增加带宽和服务器之外,软件的架构也很重要,如果你的系统架构当初就设定了一定上限,那么当突破了这个物理上限的时候,你再怎么做都没有办法。很幸运的是,因为有过去的技术积累,所以在这次疫情中流量的突然增加,并没有给我们的系统造成压力,到目前为止,还是维持99.99%的运营稳定度。当然,我们以前肯定也经历过类似事情,这个对于用户体验的确会不好,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好处是你会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儿。当你用户量到一个程度的时候,这些问题场景、这些极端情况全部都会跑出来,这意味着企业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得到了大量的客户数据和场景反馈,就会加速行业的技术迭代。

小班课会成为新的行业主流

南方周末:与同业相比,你觉得在参与疫情防控中,麦奇在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

杨正大:我想是这个样子,第一因为公司发展的久,我们的技术底蕴还是比较强,所以在第一时间可以把自己的技术免费开放,这是和很多新加入在线教育领域的公司的一个不同。他们的技术大多不是自己的,而是用第三方技术。第二我们在员工健康方面做的比较早,也比较扎实,1月26日到现在,所有有关员工健康的政策举措没有一天松懈的。第三当初要求要联系到每一个客户,了解客户家里面的情况、孩子学习的情况、有没有什么我们可以协助的地方,在两周的时间内,我们和平台的20多万客户建立起了沟通的管道。我不知道其他同业有没有做到这件事情,我自己觉得在这个疫情里,你不能只关注自己,你要关注别人的需求,解决别人的问题,这样你才有价值。

南方周末:经历这次疫情,公司原有的经营发展计划会不会有所调整?

杨正大:肯定是有调整。我们原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开放麦奇云平台,进行平台的商业化尝试,因为要收集足够多的需求,进行技术上的搭建等,现在因为疫情,我们被迫加快了这个进程。我们对人员的招聘也是提前做了,因为我们判断疫情结束后,用户量还是会有一定的增长,所以需要提前做好人员储备。在业务目标方面,应该说在线教育行业受到的负面影响还是比较少的,有的话,也就是在办公效率上有点影响,但不会太大,因此我们的业务目标没有太大的调整。

南方周末:对行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有哪些建议?

杨正大:我觉得整个教育行业,不光是在线教育,都会在这次疫情中会脱胎换骨。什么叫脱胎换骨?就是说有些体质比较弱的教育企业,无论线上或线下,在这次疫情当中可能不一定存活下来,能够存活下来的肯定是体质稍微好一些的。什么叫做体质好一些?第一个就是平时对企业现金流要非常关注,未雨绸缪。第二个,这次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肯定是拥抱数字、拥抱科技的,在经营管理上面已经数字化,在服务上面肯定也实现了部分数字化。第三个,存留下来的肯定是口碑特别好的机构,因为他们服务的独特性,疫情后会恢复的比较快。这次疫情中,也许有些公司得到了巨大的流量,但是只有质量才能够把这些流量真正留下来。

另外从整个行业的格局来看,我觉得疫情之后在线教育的格局会有一些改变。一是你会看到许多赋能形态的科技公司加入这个生态圈,二是在线小班课会成为新的行业主流。为什么这样说?一方面,“一对一”课程模式会遇到瓶颈,因为它属于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规模做的越大,越不容易经营,所以前期很多机构通过这种模式来获取客户,不断烧钱扩大规模,我觉得疫情结束后,肯定难逃困境。另一方面,大班课也就是常说的公开课,在这次疫情中普遍体验较差,受到了批评。所以,小班课模式会受到更大关注。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