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之战 傅作义、张学良、对垒孤城

傅作义和张学良在涿州一役中已经展现了自身的性格和未来用兵特点:傅作义的谋略和坚韧,军事才华和军人气质表现无遗;而张学良的仁、看重名誉,在其用兵过程中的犹豫不定,和战后对待涿州军民和傅作义本人的态度上也均可见一斑。名将之命运,在小小的涿州,已经初见端倪。

 




楔子
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部队在河南临颍击败奉军主力。原本与奉系军阀合作的阎锡山改弦易辙,将己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同年9月誓师反奉。

阎锡山派出6个军的兵力多路出击,计划从山西东部一带东出京汉铁路、东北部一带东出京绥铁路,最后会师于北京和天津。傅作义的第4师作为阎锡山的别动队,执行京汉、京绥两条战线之间的联络任务,配合主力作战。

兵行险着
今天,涿州的西关和北关还保存着部分残留的城墙。自京石高速涿州出口出,一路西行,这个城市已向东延伸,漫过京广铁路,扩展到了更东的高速路旁。

1927年的涿州,只是一座东西约两里、南北三里、被城墙包围的长方形小城,京汉铁路在城东五里左右斜穿而过。奉军的前锋主力守在200公里外的石家庄一带,准备阻击北上的国民军和东出娘子关的晋军,前敌指挥所就设在涿州以南的保定。在涿州这个连接北京和前线的要地,张作霖部署了嫡系15师师长张作相镇守。活跃在北京西南一带的傅作义,也将目光锁定在这里。占据涿州,既可切断奉军的补给和退路,同时能够威胁北京和京绥线奉军后方,这个小小城池的战略意义双方均了然于胸。

然而,阎锡山突然反奉,奉军一时被动,张作相的部队被仓促南调到保定以南迎战。奉军的调防并无大错,何况张学良很快便派遣亲信王以哲的一个旅接手涿州城防。对傅作义而言,涿州显然是诱惑,但估计双方都不会想到,奉军看似无忧的换防,竟会成为改变此战走向的关键节点。

以奉军的视野来看,晋军的威胁主要在京汉线西侧的娘子关和张家口两线。自古河北进出山西便是依靠太行山沿线隘口,最主要的关隘是井阱和娘子关。北京和涿州以西虽然还有紫金关和倒马关,但那里山势险峻,道路曲折,不适合大部队行动。

傅作义盘算的正是后一条路。张作相的部队刚刚调离涿州,傅作义便将分散在山西各地的第4师部队急速集结到蔚县,计划东出蔚县东北的桃花堡,相机突袭良乡和涿州。

自蔚县一带出击,持续的后防补给因为地形复杂几乎无法实现。大部队行军若缺乏水源和食物,纪律稍逊便会散漫甚至失去战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