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木里火灾之后的西昌森林消防大队
“3·30”大火刷新了灭火队员对这份工作危险性的认知。“3·30 之后,哥哥跟我讲了很多灭火中观察风向和提防滚石的经验。”杨小
贵对第一次灭火任务非常期待。
发自:四川凉山
责任编辑:钱昊平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20年1月15日,西昌大队消防员进行防火督察任务时与乡镇执勤人员交流。
(本文首发于2020年1月23日《南方周末》)
原本大队在6月中旬安排了一场演习训练,而真实的火情却更早到来,“(重进火场)这一关早晚都要过,越早过越好”。
“3·30”大火刷新了灭火队员对这份工作危险性的认知。“3·30之后,哥哥跟我讲了很多灭火中观察风向和提防滚石的经验。”杨小贵对第一次灭火任务非常期待。
胡显禄站在营房门口等候记者,面带微笑。
这位四川西昌森林消防大队四中队指导员,也是2019年“3·30”木里森林大火中幸存的一线指战员。
过去大半年里,胡显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宣讲牺牲战友的事迹。他在西昌大队连续工作了5年,跟牺牲战友相处时间长,感情深,对大队和战友的情况最为熟悉。
参与西昌大队心理干预的心理专家李晓景认为,胡显禄事前接受过心理培训,持有心理咨询证,是大队里心理状态恢复得较好的指战员。他能平静地回忆起和张浩、蒋飞飞这些烈士战友们并肩作战的经历。
巡回宣讲中,胡显禄每月都会回大队待一阵子。每次回去,胡显禄都能听到大队一些令人感到欣喜的消息,诸如大队扑灭了“3·30”之后的第一场火,事发后第一场火,三中队中队长拿了全国比武第一名等等。在他眼中,大队的士气在逐渐恢复,新面孔渐渐增多。
在这场走出“3·30”阴影的漫长战役中,西昌大队的敌人除了山火,还有与之相关的恐惧、悲痛和无力感。在消防员们看来,恐惧和悲伤就像山火一样,可以短暂燃烧,但绝不能四散蔓延。
2019年11月,凉山州再度进入防火季。2020年1月14日,南方周末记者再度探访西昌大队营区时,那里新增了41名消防员战士,刚添置了一台红色的消防灭火炮车,新消防员们有些兴奋地等待着第一场灭火任务。
“秉承遗志,砥砺前行”。营房大厅里刚挂上的标语昭示着这支队伍关于“3·30”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