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言说的孤独可以被共情吗
“孤独”是一个奇怪的词汇,我们能够抽象地理解它,在日常语言中有意义地使用它,却无法具体地说出任何一个人的孤独,不然此人也就不孤独了。
责任编辑:陈斌
“孤独”是一个奇怪的词汇,我们能够抽象地理解它,在日常语言中有意义地使用它,却无法具体地说出任何一个人的孤独,不然此人也就不孤独了。
(本文首发于2020年1月23日《南方周末》)
“孤独”是一个奇怪的词汇,我们能够抽象地理解它,在日常语言中有意义地使用它,却无法具体地说出任何一个人的孤独,不然此人也就不孤独了。
近年来,“共情”或“同理心”这两个词频繁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语用。它们指的是同一个概念,在英语里都是empathy。
人们呼唤同理心,渴望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理解和体谅,少一些孤独与隔阂。然而世间的任何一个“我”严格地说都只知道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又是如何彼此共情,认识到他人的体验,并区分理解和误解的呢?
有这样的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共情他人的体验的方法,其实是建立在自己的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吴悠
岑.
喜欢。所以即使表达者注定会被误解,也要努力表达,努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