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③|柿饼和红薯干

这世间恐怕再没有比做柿饼的农人更懂得育人之道了:因材施教的分类,必不可少的磨炼,分寸恰当的指导,漫长耐心的陪伴以及安静的反思与成长。除却要在春节丰富孩子的饮食、招待亲朋,这便是父亲做柿饼的大意义了。

责任编辑:聂寒非

这世间恐怕再没有比做柿饼的农人更懂得育人之道了:因材施教的分类,必不可少的磨炼,分寸恰当的指导,漫长耐心的陪伴以及安静的反思与成长。除却要在春节丰富孩子的饮食、招待亲朋,这便是父亲做柿饼的大意义了。

柿饼

小年过后,父亲终于搬出了他珍藏已久的黑陶缸。他轻轻掀开陶缸上的锅排,在缸里抓了一把,等在旁边的我们便忍不住咽了几下口水。我们知道,今年的柿饼终于做好了。

做好的柿饼通体晶透、肉感十足,表面裹着厚厚的糖霜,咬一口既筋且糯,香甜甘美,是过年招待亲朋的高档果品。

在北方农村,“霜”除了代表时节和寒冷,更多时候则代表了丰满与甜美。霜降过后,不仅薯芋作物变得丰满甘美,许多瓜果也宣告成熟,柿子便是其中之一。

我家东地有柿园数亩,霜降后满园柿子红透,色如赤火,煞是美丽。这时父亲便带着我们一起到柿园摘柿子。摘柿子要用到一种特殊的工具:柿篓。这种村民自制的工具,由四个刀片、一个布袋和一根长杆组成。遇到高处的柿子,只需将柿篓对准柿蒂轻轻一拧,柿子便缓缓落入布袋,毫发无损。每年收柿子时,园中总会有一大群肥胖喜鹊跟着,它们喳喳叫着,由一棵树跳向另一棵树,并不怕人。父亲见了便朝它们喊道:“去去去,会给你们留的。”果然,每棵树上父亲都要留下树顶的几个红果子。我问父亲缘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