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社会一隅: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发自:南方周末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十年来,扫地阿姨总能在上班时间听到《道德经》,有时是《弟子规》,有时又换成《大学》。

声音从广东川粤供水设备有限公司早晨8点的早会里漏出来,主管们在诵读国学经典。这是被董事长杨永双培养起来的习惯,最初几年杨永双还会不时组织全员看名师讲国学的光碟,现在已经不需要了,“员工都学会了”。

日复一日的濡染让企业内心柔软,看不惯用工单位歧视中风的退伍兵,于是把他招进公司做门卫;看不过下半身瘫痪的大学生求职无门,于是把人招进工程部做技术工作。如果杨永双知道谁有困难,不出手相帮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很像她的母亲——六七十年代,即便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她也不会让上门“借粮”的乡亲空手而归。

杨永双生于四川,20多年前出蜀地,来到广东江门创业。她记得年幼时母亲摆手说不饿让家中五姐妹分食一碗蔬菜面的日子,她也记得十余岁时从山上背树枝下来走五里地去镇上换钱的艰辛,“太沉了!如果有人在后面帮你搭把手,只是帮你分担一点点力,你就会感激得不行。”杨永双靠一趟趟运树枝下山凑够了学费,在80年代考上大学,走出农村。

助人之力源于受助经历,杨永双感慨几十年过去后,树枝被人扶起时肩头的释重感与感激情绪充盈内心的暖意依然鲜活在记忆里,成为自己善念的原点。

不言商

《道德经》说,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这种不据为己有、不自恃有功的扶助颇为珍贵“……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杨永双读了十余年《道德经》,相信仁德礼义可以修身正心,告诉她什么是重要的。

在中国历史上,“扶义乐善,仁心为质”的商人可追溯到春秋末期的子贡(孔子弟子),南宋之后群体进一步壮大,到了晚清民国之际,这些讲仁义、有担当、能体现国家大义的商人、企业家主动承担起弘扬本土文化与发展民族工业的责任——这是中国商人精神追求中的意义世界,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基与支撑点。

“性好善乐施,修桥、筑陂塘、设义学、助婚葬患难者无虚岁。贷而不能偿者,至焚券以示之。”这些关心亲友和乡里,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举动是古代商人仁义风度留在历史里的证据。“病者予药,饥者予粟,缓急者予金钱青衿,而贫者予膏楮”成为延续千百年的企业家慈善行为简要范式。

然而,曾经简单的事如今变得不再简单。

随着公益慈善行为的组织管理演进,企业善举的顾虑开始增多。“不是谁说的都信,我怎么知道被捐助者是不是真的贫困呢?”杨永双的困惑来自于捐助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公益另一端的贫困者廖致富也很在意“扶贫资金能不能直接到达受助对象手里?”

杨永双一直都知道自己在做对的事,但由于精力受限,遗憾于无法精准对接更多贫苦人群。当建行江门市分行的客户经理在2018年第四季度向她介绍“万小企扶万农户”计划时,杨永双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我信他们。”她希望依靠大平台为国家扶贫事业出力。这是一个为期三年的精准扶贫计划。建行广东省分行携手广东省扶贫办,通过为省内万家小企业实行一亿元利息优惠,动员一万家小企业奉献爱心,对广东省一万户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进行帮扶。

2018年10月17日,第五个国家“扶贫日”,由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广东省扶贫办共同举办的“万小企扶万农户”普惠金融精准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启动。

两年间,杨永双的广东川粤供水共帮扶了5位农户,她评价建行“把企业家的公益心又带动起来了”,特别是企业被金融机构扶持壮大后,正寻找机会把力量反馈给社会。

在民风淳朴的江门,这一结合了普惠金融与脱贫攻坚的计划推动得异常顺利,目前建行江门市分行扶贫爱心企业数量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这与江门的侨都身份有关——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华侨爱国爱乡,通过捐助公益、投资兴业等方式帮助家乡发展。对于本来就有公益习惯的当地企业家而言,参与“万小企扶万农户”的项目顺理成章。广东省扶贫办的加入则保证了受助人身份的真实性。

弃旧苦 

2019年,建行广东省分行分批从省内各地市扶贫办拿到了4000名贫困农户名单。各地市扶贫办在摸查了解重点贫困地区实际状况的基础上,从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中筛选确定名单。

在建行拿到的湛江雷州市调风镇官昌村的33名贫困农户名单中,一半以上是因病致贫,周武是其中之一。

他妻子因病基本丧失了劳动力,四个子女仍在念书。周武被困在现实中,以低保无力地支撑着生活,不敢去想未来。直到他被确认为建行广东省分行“万小企扶万农户”的精准扶贫对象,这种生活状态才被打破——子女就学问题被解决、妻子治病压力减轻。

周家地里的菠萝重新浇上了肥料——那是政策扶持下领到的肥料。菠萝是雷州在解放后引种的热带作物。在农业大市雷州,菠萝生产是传统支柱产业。周武在扶贫技术培训班上收获了良种优质菠萝的特点、栽培要点、田间水肥管理技术、催花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运等农业知识。

甘蔗是当地的另一大支柱产业。明清时,雷州下辖某县“糖蔗得利,几与谷相半”,远销苏州、天津等地。被解决了子女就学问题、减轻了妻子因病治疗的压力后,周武自学手艺,在制糖厂就业。他终于相信,苦日子会被甩在后面。

在调风镇辖区,农业已初步形成条块格局——东片村庄养殖对虾,中片村庄种香蕉,北片村庄种菠萝,南片村庄种甘蔗。村民黄妃恩种着菠萝和甘蔗,她有种植技能,但因为独自带着三个孩子缺乏劳动力而让这个家长久陷于穷苦泥潭。“万小企扶万农户”计划为她带来了“本钱”和“指导员”,后者是黄妃恩的帮扶负责人,经他引导的黄妃恩很快独当一面,种植收益稳中有升,由此可以深入菠萝产业的上游链条,黄妃恩踏入菠萝收购领域的同时又开始着手发展对虾养殖业。

周武和黄妃恩是该计划中数千低保贫困户抓住微光、主动找到出口路径的缩影。

入战场 

“钱已经准备好了,就等行动了。”

广东梅州五华县平兴铝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戴明坚在获悉“万小企扶万农户”后,很快准备好给农户的一万元资助金,并计划在节假日带领公司员工去农户家中慰问。这位80后企业家很看重这件事。

建行网点经理在向广东中小微企业介绍“万小企扶万农户”项目时,频频在企业主口中听到“回馈社会”四个字。有企业除了承诺的经济资助外,还希望提供工作岗位,或者解决产供销一体化方案,“实实在在地解决贫困农户的经济来源”。

事实上,建行从计划推出之初就一直在思考这件事。甚至更早——当这7个字被提出时,就意味着一种思维模式的创新,因为这是结合金融行业特点创造出来的多元扶贫模式,没有先例可循。

 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湛江雷州市扶贫办以及爱心企业代表在湛江雷州调风镇官昌村联合开展“‘万小企扶万农户’银企回访农户”活动。

2019年11月20日,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刘乐乐在回访雷州市调风镇时表示,“万小企扶万农户”只是开头,后续会有多形式、多内容的扶贫计划让劳动力能创造价值——通过对扶贫干部或贫困户进行金融知识培训、科技培训,来加强“智力脱贫”的进展力度。

“万小企”甄选自建行广东分行近8万家小企业客户,它需要企业无不良信用记录、并满足热心公益、具有帮扶能力等要求。“爱心企业”已不足以形容他们的身份,经由建行牵线,他们在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已加入这场特殊战役。

即便是在全球减贫战场,中小微企业都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战斗力。国际中小微企业理事会的数据显示,正式与非正式的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提供的60%以上的就业岗位,创造了50%的GDP。

中国的中小微企业更为活跃。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今年前三季度,广东民营经济单位数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长7.1%,较全省增速快2.6个百分点。

在广东,中小微企业的实力和善意对与社会的支撑作用正不断增强。建行看到了这股向上的力量,并以巧力疏引至正确的走向。歌德在与秘书艾克曼讨论起善行是说:大量善行可能出于严厉,更多是出于爱,但最多的还是出于清晰的了解和无偏见的公正。

在民间  

建行在扶贫工作上的探索和创新不在云端,在民间。

为了让市民闻到菜心的香气、亲手掂一掂新挖出来的红薯、看看通体透亮的蜂蜜、带几个土鸡蛋回家尝尝,建行广东省分行把善融商城网上扶贫馆的农副产品又搬回线下。

这些农副产品来自贫困地区、藏于深山,却通过互联网平台流入城市消费者餐桌。截止到2018年底,建设银行善融商务平台累计入驻扶贫商户近4000户,对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万户、近18万人;上线扶贫商品近6万件,2018年全年实现扶贫商品交易额超过100亿元。

广州市看重“消费扶贫”对贫困户脱贫增收的直接带动力,在2019年将其作为广式扶贫的五大抓手之一,坚持线上、线下并举。建行在2012年通过打造善融商务涉足电子商务,次年就创新“互联网+农业”电商发展模式,当四五年后,建行扶贫工作寻求“消费创新”时,善融商城的线上优势明显。

 建设银行与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合作共建的“广州善融扶贫长廊”。

2019年3月8日,建行广州分行协同广州市协作办在荔湾动感小西关摆出一条扶贫产品大集,吸引不少社区居民前来选购,这次活动直接推动了3个月后的“广州善融扶贫长廊”揭牌。自2019年6月17日后,每月17日都会有全国扶贫优质产品在“善融长廊”进行展销。

经当地媒体报道后,长廊销售的农副产品半天售罄,建行不得不紧急通知扶贫商户补货,并对未抢到扶贫产品的广州街坊表达歉意,火爆程度可窥一斑。为了更好地为扶贫“带货”,建行又尝试把扶贫产品放到银行网点展销。

在人工柜员越来越精简的建行网点,大量空间被留给了智能自助机器和“劳动者港湾”。后者是建行的便民服务空间,为市民或城市建设者提供喝水、充电、厕所等服务。但在建行广州永福支行,和劳动者港湾共享一个开放空间的是“善融扶贫港湾”,市民会在这里看到土鸡蛋、高山红薯、漳州红皮香蕉、连州高山绿稻丝苗米、陕西的翠香优质猕猴桃、年均气温15度环境下长成的巴旦木……

由于备货量不大、建行又给予了大额补贴,善融扶贫港湾的扶贫产品在早间就会被抢购一空。为了调动社区居民消费力、增长中老年客户的扶贫消费空间,建行广东省分行在2019年开始探索“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线下体验、线上复购”的消费扶贫模式。2019年12月,在广东省最受欢迎的金融支农产品评选中,贯穿线上线下的“善融E扶贫”成为五个获奖的金融产品之一。但它却是五个获奖产品中唯一一款非贷款类产品,它让每一个善融用户都成为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建行广东省分行扶贫工作的探索和创新为世界减贫工作贡献了中国智慧,建行正在让人们相信“带上员工做公益、带着客户做公益、带动机构做公益、融合业务做公益”的全新扶贫格局的可行性,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不放过任何一种可能性与延展空间。

2016年,广东韶关市新丰县咸水村发生特大洪水,村口一座80年代建成的“门口桥”被洪水冲垮。全村一千余人的日常生活及耕种工作必须由该桥通过,否则需绕行3公里——有十余户劳动能力有限的农户甚至因此停止了耕作。 

咸水村是“万小企扶万农户”的定点扶贫村,建行下乡调研时发现了咸水村的桥断,很快向上级报告此事。最后,建行广东省分行捐赠的18万元,加上村民集资和政府扶持的资金共同投入到新桥梁的建设中。咸水村感念其善意,将其命名为“建行爱心桥”。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