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秋收迷局】“威胁粮食安全的是市场化不足,而非外资”专访益海(石家庄)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九成

现在我们突破了这个限制,有了自主品牌,这难道不是好事吗?为农民带来实惠,引导农民种粮食,这难道损害了我国粮食安全吗?

责任编辑:余力

去年以来,随着全球告别低粮价时代,国内舆论开始高度关注粮食安全,人们不安地发现,益海在完成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布局之后,已经开始进入粮食加工领域,由此引发了外资将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的忧虑。

事实如何?外资正在蚕食粮食市场吗?带着这些疑惑,9月初,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李九成先生。

南方周末:益海当初为何选择到石家庄投资设立粮食加工厂?

李九成:河北省是产粮大省,但粮食深加工方面却非常薄弱,所以,河北省政府一直想引进一个强大的外资,以促进本地的行业发展。

2002年,我曾陪同当时的省长去新加坡,找到益海嘉里集团的老总谈招商引资的事情,但当时只是签订了一个意向性的协议,并邀请益海老总于2005年来到河北考察,后来在河北,双方签订了1.2亿元的投资协议。

2006年9月,从江苏省调来的省长曾成功把益海吸引到江苏连云港去投资,于是,在这个省长的带领下,河北省方面官员再次拜访新加坡益海嘉里集团,将这个项目的投资额扩大到2亿,并最终敲定、建成了益海(石家庄)公司。

益海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


回复

2011-06-15

毫无疑问,未来农村经济将重新复苏,并对国民经济总量带来史无前例的驱动力。然而,随着本地政府盲目地城市化扩张,海外资金却以间接且明确的超前战略理念投资于中国农村建设,更正确的说,是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探究,并趁着国家政府一心搞城市建设,国际大都市等一系列虚名的崇拜,于其中寻找机会。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高盛,美林在国内间接开设农村金融代办、信用社(这个已经被广大群众忘记的字眼),摩根转而侵入中国的农村和城市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瑞银潜入内地搞农业能源专项融资。与其说这些“创举”是一种“投资”,还不如说这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我不是悲观主义者,也并非对西方敌视,我担心的是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于他们这种“友善”而浑然不知其真意感到悲哀,所以将“投资”说成了“威胁”。也希望能一起探讨一下咱政府几十年都办不好的事情。

回复

2010-08-06

好和坏 由时间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