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三国混战 会猎游戏机
在次世代游戏机市场争霸战中,最大胆的分析师也没有预测到会出现今日三足鼎立之势,这是个谁也想不到的结局。
在次世代游戏机市场争霸战中,最大胆的分析师也没有预测到会出现今日三足鼎立之势,这是个谁也想不到的结局。
对次世代游戏机霸主的争夺现在已经到了白刃战,游戏机市场过千亿美元的软硬件利益冲突,引来任天堂、索尼、微软这三巨头在这个战场的混战。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各方价格战、心理战、口水战轮番上阵,生死相搏,但哪一方也看不到有完胜的先兆。正如三国时期三足鼎立的微妙局势,市场竞争也会时常出现三寡头制衡并存的局面。
一切的争斗和恩怨都起于1983年美国电子游戏业大萧条时代,这次崩盘造成的影响长达3年,北美游戏业市场严重萎缩,但却成就了一个传奇帝国的出现,这就是任天堂(Nintendo)。
由于划时代的FC游戏机(内地、港台通称为红白机,欧美地区称NES)的超级大卖,在电子游戏机市场上,二十世纪最后20年被誉为是王者任天堂的时代,任天堂成就了横扫世界的辉煌。
凡事盛极必衰,在任天堂的影响达到巅峰之日,他的终结者也在结伴而行。1992年5月任天堂与合作开发下一代游戏机的索尼反目,索尼在被“PlayStation之父”久多良木健一意孤行的坚持下,开发出几乎令任天堂破产的“PlayStation”系列。凭借PS和其后续PS2的卓越表现,索尼成为二十一世纪初游戏机市场新的霸主。
但2001年微软Xbox的出现,使得这个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比尔·盖茨亲自上阵为Xbox系列摇旗呐喊,凭借微软雄厚的实力,Xbox的次世代主机Xbox360的先发优势,Xbox系列在欧美攫取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同时也为今日三足鼎立之势埋下了伏笔。
在被索尼和微软双重夹攻下的任天堂似乎已经大势已去。2002年,成就任天堂传奇的灵魂人物山内溥在内忧外患中黯然隐退,并由现任社长岩田聪接任。“之所以选择岩田聪,正是看中了他的学识及他对任天堂软硬件的充分理解。”山内溥力排众议起用了当时还略显稚气的岩田聪。
岩田聪并没有让任天堂失望,他带领研发团体卧薪尝胆,终于研发出突破性的双屏幕掌上游戏机NDS和代号“Revolution革命”(后来正式发售时任天堂对外改称为Wii)的次世代主机。补充了新鲜血液的任天堂开始在多条游戏机战线上展开了绝地反击。
据市场分析机构NPD在7月17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底,Wii游戏机在美国上市以来已经销售了1090万部,略微超过Xbox360游戏机自2005年上市以来的总销量。而索尼的PS3虽然销售总量垫底,但单月销量增长速度很快。对此,刚刚离任的久多良木健表示,在未来几年将是这个市场斗争最艰难时期,微软、索尼和任天堂将在2011年后展开销量上激烈的竞争,三巨头并存的局面也许会在那时会被打破。
任天堂传奇
任天堂的发展史就是游戏机发展史。谁也没有想到,一个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还在做扑克的小厂竟然可以主宰游戏机行业。
这个传奇始于1889年的京都,山内房治郎在一棵樱花树下,一边默念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边敲着树干想着新公司的名称,如同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山内房治郎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苦思不得的他忽然间灵机一动,决定把这句想到最多的词语作为自己未来公司的正式名称。
这就是任天堂 (Nintendo),他的意思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早期的任天堂出产和销售一种称为花札(Hanafuda)的手工纸牌游戏。
1929年,任天堂创始人山内房治郎退休,他的女婿山内积良接管公司成为社长,并一度改名为山内任天堂公司。1949年,山内积良的孙子、年仅22岁的山内溥成为任天堂社长,他重新命名公司为任天堂纸牌公司,并成为这个传奇的真正缔造者。
但山内溥上任二十多年年过去了,任天堂依然在默默无闻地卖纸牌。从1975年开始,日本企业家形成了一股疯狂向美国学习的潮流,山内溥也加入了这个潮流,研究一些能够接驳到电视来玩简单游戏的设备,这就是早期的电子游戏机,山内溥敏锐地认识到这将会是任天堂发展良好的业务。
1977年,任天堂与三菱合作,他们联合推出任天堂最早的电视游戏平台Color TV Game 6,收藏着6个简单版本的网球游戏,卖出了数百万部。这一年,被称为“马里奥之父”的宫本茂加入了公司,负责美术设计。
1983年7月,任天堂推出了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游戏机—FC游戏机,这是首次出现的卡带式电视游戏平台。这款游戏机一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热烈欢迎,在日本两个月内售出超过50万部。
任天堂这款家喻户晓的游戏机推出时机恰到好处,在电子游戏机的发源地——美国,这一时期正赶上电子游戏业的大萧条时代,这次崩盘造成的影响长达3年,大批开发电视游戏的北美公司倒闭,此消彼长,反倒造成任天堂的FC更加畅销。
这次短暂的电子游戏业大萧条在1987年结束。但从此之后,电视游戏的发展中心从北美转移到日本,市场的霸主已经是任天堂的FC。全球只留下一个恢复元气的Atari与Sega能与任天堂竞争。而作为当时世界最早、最先进的Atari游戏公司自此从未真正恢复,从1996年起Atari 公司就从未发行任何新主机。
而其中最深远的影响是,任天堂称霸市场后,确立了任天堂创新的权利金制度。通过这一制度,任天堂此举意在控制上游游戏内容公司,抵抗低质量游戏以及提高自身收入,同时这一制度也为后来任天堂的再次复兴打下了伏笔。
从1985年起,任天堂每年的利润就保持在5亿美元以上,这个员工规模不过千人的企业,击垮了早期电子游戏机市场上所有的竞争者,创造了横扫世界的辉煌,成为了电子游戏机行业的传奇。
反目,索尼称王
任天堂的空前成功引起了索尼的眼红,而任天堂也迫切希望有个强大的盟友能够帮他应对接踵而来的挑战。
山内溥主动找到索尼寻求合作,从后面的情况看,这也正中索尼的下怀。1988年索尼与任天堂合作,共同开发超级任天堂用的CD-ROM主机。然而,这对后来的死对头,从一开始就各自打着如意算盘,最终导致了双方后来的反目决裂。
1992年5月任天堂在事前没有通知索尼的情况下毁约,私下改为与飞利浦公司合作,从而导致双方合作正式破裂。
合作破裂后,索尼负责这一项目的久多良木健不顾众人反对,一意孤行地向当时索尼社长大贺典雄提出自行开发游戏主机的计划。大贺典雄在众多的反对声中,毅然支持久多良木健的计划书。
1993年,由日本索尼的技术人员和日本索尼音乐的工作团队们于东京创立了索尼电脑娱乐(SCE)。由后来被称为“PlayStation之父”久多良木健担任社长,并进行代号为〈PS-X〉新一代的CD-ROM游戏主机开发计划,全力对抗当时主导电视游戏市场的任天堂。
1994年12月3日,SCE推出PlayStation(PS),当时与PS竞争的有SEGA的SEGA Saturn,和任天堂公司的Nintendo 64。PS最后凭着优异强大的3D表现效能,以及CAPCOM的生化危机(Biohazard)、ENIX的勇者斗恶龙VII(Dragon Quest VII)等游戏大作在PS主机上大卖,SCE势如破竹的击败竞争对手,取代任天堂在游戏电玩市场上垄断的地位。
同时,在主机上占据优势的索尼毫不手软的向第二条战线开战,2004年12月12日,SCE推出PlayStation Portable(PSP),抢攻任天堂称霸已久的掌上型电玩,由于定价19,800日元,采取低价以及强大多媒体功能的策略,发售当日随即引发在东京秋叶原上的抢购风潮,20万套PSP主机3天内全数卖完。
在这一时期的电子游戏市场对抗中,索尼取代了任天堂的霸主地位,成为当时最大的赢家。
微软参战
就在任天堂和索尼在亚洲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比尔·盖茨也对这个市场虎视眈眈。经过两年多的秘密开发,第一代Xbox主机于2001年11月15日在美国地区发售。
为了与其它公司的游戏机竞争,在游戏机市场上迅速扩大份额,在日本,Xbox发售预定价格约为34,800日元。之后经过数次的价格调整,2004年5月发售的“Xbox组合包2”(附有两个游戏软件、一个游戏控制器,DVD播放套件等)价格已降至19,000日元左右。微软在其它地区也采取了类似的“大礼包”降价策略。
但与欧美受到追捧的局面不同,急于抢占市场的Xbox在亚洲遭遇“滑铁卢”,由于早期发售的Xbox运行DVD和CD时出现被光驱刮伤的问题,讨厌瑕疵品的日本人对Xbox大加批判,很多日本媒体讽刺Xbox为“X(失败)盒子”或是“凶盒子”。
“Xbox系列仅仅是个开始。”比尔·盖茨事后回忆说:“我们推出Xbox的原因不仅仅是游戏。从战略上讲,我们的目标是进军起居室(数字家庭)。这不是什么大秘密,索尼、任天堂都在这么做。”
微软显然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它不仅看好庞大的游戏机市场,而且把Xbox视为数字家庭计划的先锋。随后微软加快了第二代Xbox(即Xbox 360)的量产化进程,终于比其它两大巨头提前一年发布了次世代主机,靠先发优势一度成功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帝国反击
昔日的游戏帝国任天堂在索尼和微软的夹攻之下差点遭遇灭顶之灾。2001年,任天堂的股价暴跌50%;在2002年,虽然山内溥抖擞精神,再度打拼,但是投资人不给情面,公司股价再度下挫15%,山内溥只得当众道歉,老泪纵横。
2002年6月,山内溥—这个日本游戏界教父级的人物宣布退休。很多人在那个时候都认为,任天堂的神话已经彻底破灭。
在排除多位家族内外的候选人之后,山内溥选中了原经营企划室室长岩田聪接任。岩田聪是游戏制作人出身,有着极高的专业素养,他奉行的“独创”思想与山内溥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
但这个昔日的游戏帝国想要复兴并不是那么容易,岩田聪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并决定先做一些小项目来测试新一轮游戏大战的市场。
任天堂游戏变革的第一个策略就是扩大市场,寻找新的客户人群——在现有的玩家基础上再撒网以吸引更多的非传统游戏用户。这群人也许偶尔会玩一些三五分钟的网上游戏,但是绝对不会耗费时间和财力去买一个游戏主机,任天堂甚至希望家庭主妇、养老院的老人们也能加入游戏玩家的行列中。
第二个策略是简化游戏程序,增强趣味性和真实感。通过使用新颖、易操作的控制板,摈弃传统游戏里逃亡者的虚拟情境,使用摄像头把现实情境当作游戏背景,更具有真实感。这样的改革让玩游戏不再变成一种高度紧张的强脑力劳动,而是一种身心的放松。
在有了几款小型游戏做市场的试金石之后,岩田聪在2006年推出了重磅产品Wii,以与索尼的PS3和微软的Xbox 360进行抗衡。这一次,另两大巨头也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用最高端的硬件技术、最精美的图像效果和最复杂的软件程序来吸引更多的买家。
但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任天堂即将推出的新款游戏机能与对手技术尖端、设计时尚的游戏机一较高下。
任天堂最终证明这些持怀疑态度的人错了。虽然Wii游戏机并未采用什么高新技术,但它却引入了全新的游戏玩法,配有创新性的控制器,玩家可以像挥动网球拍或是宝剑一样把它挥来舞去。2006年11月推出之后,Wii已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游戏机。
任天堂不仅使自己的业务恢复了活力,还吸引了年龄在25岁以上的人群,进而使游戏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之前,游戏机通常都是为孩子和青少年设计的,25岁以上的人没有受到市场的关注。
因此,在《亚洲华尔街日报》最新进行的“亚洲最受推崇的200家企业”(Asia 200)读者调查中,任天堂能在“对顾客需求做出创新性反应”一项中拔得头筹,这也就不足为奇了。自任天堂2006年11月推出Wii以来,它已经成为全球最热卖的游戏机。由于在该项中的出色表现,任天堂在“整体表现”中跃居日本公司的第二位,仅落后于蝉联冠军多年的丰田汽车(Toyota Motor)。此外,任天堂在“公司声誉”一项中也进入了前五名。自2002年以来,任天堂还从来没有进入过整体表现的前十名。
在岩田聪的带领下,任天堂似乎又看到了昔日霸主的影子,而岩田聪本人也被《巴伦周刊》评为年度全球CEO 30强。
霸主争夺战
2005年11月22日,微软在美国推出了Xbox 360游戏机,第七世代游戏机战争的帷幕由Xbox 360率先掀起。
比尔·盖茨22日当天零点来到西雅图BEST BUY商店,亲自为微软Xbox 360发售助阵。美国媒体也在商店外架设多台卫星转播车,进行盖茨贩卖Xbox 360直播。
盖茨和随行人员从BEST BUY商店后门进入,当时商店正在演示Xbox 360游戏Project Gotham Racing 3。盖茨贩卖Xbox 360之时,商店外有500人忍受天寒地冻在排队,人们带来了毛毯和椅子,甚至有人生起篝火取暖。
在这领先其它次世代游戏机发行的一年中,Xbox 360成功发售的使得微软一度占有大量的游戏机市场。
称霸游戏机界达十年的Sony这次可就没有那么风光了。2005年5月,Sony正式发表PlayStation 3(PS3),并在E3展上展出,同时宣布将在2006年春天发售。不过在接近发售日时,却由于Blu-ray蓝光光碟与HDMI的规格制定问题,重新宣布发售日期延后到2006年11月。
2006年11月11日,Sony终于推出了PlayStation 3游戏机。一开始PS3气势如虹,日本首批的10万台以及北美的40万台立刻被抢购一空,在北美还发生排队购买PS3而推挤受伤以及持枪抢劫PS3的事件。不过由于PS3主打的是家庭多媒体游戏机平台,使用的Cell处理器以及为了高画质影音需求而使用的Blu-ray Disc的成本都非常高昂,所以功能虽然堪称是所有主机中最强者,但售价也是第七世代的游戏机中最高者。
但微软和索尼都笑得太早了,PS3的销售热况在没多久后就被晚PS3几天发售的Wii给吹熄了。任天堂刚开始对这台发售后引发全球轰动的体感式游戏机非常低调。
2006年11月19日,任天堂在美国率先推出了Wii游戏机,引发了比PS3更热烈更长久的抢购热潮。Wii的硬件性能比Xbox 360及PS3弱上许多,但成本是三个之中最低的。而Wii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独特的动作感应控制器Wii Remote,Wii能识别出使用Wii Remote的玩家所做出的动作,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游戏方式。而Wii的这种全新的体感操作使得很多非传统玩家(女性和中老年人)都开始玩游戏机,让任天堂开创了全新的市场。
在这场眼花缭乱的争夺战中,昔日的霸主任天堂找到了感觉,现在看来,任天堂显然领先一步,取得了很多优势,而索尼和微软紧随其后。但这三个打了多年的死对头都知道现在这场霸主争夺战还远未结束。
“任天堂公司的Wii游戏主机可能暂时领先,不过索尼已经将目标锁定在未来几年内让PlayStation 3主机销量达到1.5亿台。” SCE社长平井一夫的言下之意是索尼将随时准备夺回霸主地位。
比尔·盖茨也在退休前曾经放话出来说:“如果这次XB360还是没有办法打败PS3和Wii,微软还会继续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