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丝路上的书法瑰宝《何君阁道碑》
2019年9月,我随北京大学中文系陈保亚教授等人深入横断山腹地考察南方丝绸之路。在雅安市荥经县荥河畔峭壁上,惊喜地看到了摩崖石刻《何君阁道碑》。
责任编辑:杨嘉敏
2019年9月,我随北京大学中文系陈保亚教授等人深入横断山腹地考察南方丝绸之路。在雅安市荥经县荥河畔峭壁上,惊喜地看到了摩崖石刻《何君阁道碑》。
这块道碑,近两千年来凹陷于岩壁,周围长满芦苇荆棘,才意外被保存下来。之前,历代书法研究者苦苦追寻,只闻其名未见实物。
《何君阁道碑》,是铭记东汉何姓太守在此修建驿道(高脚柱栈道)落成纪功的字碑。立碑时间是建武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
在字碑下方的岩石上,遗存着十多个罕见硕大的栈道石孔。曾多次考察滇藏川大三角的陈保亚教授认为,这极可能是南方丝绸之路早期运输黄金、银器、矿石等重物的马车大栈道,是古代西南地区民族交流、融合的实物见证,同样罕见珍贵。
小学教师意外发现“国宝”
发现这块道碑,是一个偶然机会。
陪同我们去现场查看的荥经县文史研究者吴阿宁介绍,2004年3月15日,《荥经历史文化》编写组在城西一农家乐开会,参会的秦启华说,民建乡小学教师刘大锦曾两次向他反映,该乡一处岩石上有刻字,古奥难认,希望去鉴别。根据刘在电话里勉强能识读出的“蜀郡太守何君”“五十五丈”等敏感字眼,曾是《荥经县志》编委的秦启华估计:山崖上的刻字,或许就是失传千年的《何君阁道碑》。编写组大为惊喜,立即安排秦启华和吴阿宁等人去鉴定。
几个人驱车去现场看原碑,地点在县城西北方向民建、烈士二乡之间,也就是108国道荥河畔。
他们在现场看到,那是一块摩崖石刻,边长约两尺,位于离河面高十五六米高的山岩间,每字两寸见方,阴文,刻在一块完全自然、未经打磨的平整岩石上。
这块岩石,以前没修公路时是从几十丈高的山上直插下来,到距水面约四丈高的地方深陷进去,形成一个天然“雨棚”。修路后,弃置的石块从河底堆积上来,离刻石只有1.5米高了。
吴阿宁说,多年来,这石刻道碑的周围长满芦苇荆棘,它才被遮蔽保护得如此完好,虽遭遇日晒雨淋,但它安卧的岩壁俨然如“恒温箱”。加之下面已是水库,无路可通,人迹罕至,所以隐藏很深。
具体辨认,这块52字的石刻道碑,不属于精雕细刻一类,但字大,每一个都看得清清楚楚。线条粗糙,尤其是边框,简直随意到极点,可以想见当年石匠握着尖錾甩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