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复出再受批判,滴滴不能甩自己的锅,但也不应背全部的锅

把出行安全的所有的锅都让网约车平台来背,是有失公平的。取消顺风车,并不会让出行更安全。

责任编辑:陈斌

把出行安全的所有的锅都让网约车平台来背,是有失公平的。取消顺风车,并不会让出行更安全。

2019年11月3日,北京,滴滴总部大厦。 (视觉中国/图)

下线整顿一年多之后,滴滴顺风车宣布将回归,然而刚刚发布消息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2019年11月6日,滴滴发布消息,准备于11月20日起重新在7个城市试运营。试运营还没有开始,就因为方案中女性可乘车时段比男性少3个小时而被女权主义者批评是歧视女性。滴滴不得不搬出总裁柳青以女性身份亲自道歉,并“从善如流”,把男性的可乘车时段也缩短到和女性一样。如此一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0)


Allen
回复

Allen

2019-11-17

有时候歧视和保护女性界限不太明确。

北苇丶
回复

北苇丶

2019-11-14

我感觉南周之所以扯出女权主义是基于现实舆论的取证吧,因为在微博上的确是喊女权,或者说这评论就是基于广大网友认为“比男性少了三个小时的乘车时间”是对女性歧视的基础上。 滴滴也确实够难的,不仅有同行的压力,还有舆论的盯梢。或许为了保护女性而限制其晚上乘车时间的做法不够理性,可是因为舆论的女权主义警告,滴滴也不得不调整了男性的乘车时间。那么我的问题是:限制女性夜间乘车时间的目的是为了女性的安全着想还是为了歧视女性?如果是为了歧视女性,为何滴滴不将女性的乘车时间调整为与男性一样反而是降低了男性的乘车时间? 运营监管,安全审核,利润提成这些问题是滴滴应该解决和考虑的问题,但是仅抓着滴滴不放又能怎样呢?为了女性的安全着想反被喷歧视女性,不出台相关措施又嫌无作为,不负责。滴滴:我太难了!

取个昵称好麻烦啊
回复

取个昵称好麻烦啊

2019-11-13

女拳警告. jpg

鬑
回复

2019-11-12

,。

188****6885
回复

188****6885

2019-11-12

这也收费了?你脑壳有问题?

2019-11-11

南都这评论收费了么?

和
回复

2019-11-11

南都这评论收费了么?

152****6216
回复

152****6216

2019-11-11

滴滴的安全问题,根本原因应该属于放权的问题。如果乘客发出求救信号,滴滴的客服不是几张优惠券,而是封禁、调查,结果或许比现在好。

星辰大海是征途
回复

星辰大海是征途

2019-11-10

出租车行业可以让地方部门获得难以割舍的收入,所以不排除你懂得的原因

欧洲椴
回复

欧洲椴

2019-11-10

其实最影响滴滴顺风车声誉的就一个——打情色擦边球。

150****2570
回复

150****2570

2019-11-09

出行需要一定的监管,除非是非盈利模式!那些说网约车好的好像不注重安全。三四线城市出租车都是要养家糊口的,哪来那么多的犯罪率?顺风车的车主如果不赚钱,就只能是约炮平台了!

永无止境
回复

永无止境

2019-11-09

动不动就是女权主义,性别歧视,会几个术语就随便套用,滴滴最初的也是最优最合理的安全顺风出行方案,为女性的安全想,怎么就变成了所谓的女权主义者的歧视?

Lqw
回复

Lqw

2019-11-09

其实大家很早就了解到传统出租车行业犯罪率远高于网约车,只是因为吃力不讨好而无法得到舆论支持,为这篇文章赞一个,南周确实是站在客观的角度考虑问题

星河梦
回复

星河梦

2019-11-09

安全风险共担才是比较公平的说法。乘客乘车,自己就应该在出行的获益和坐车时的风险有一个评估。网约车平台,就像电商平台一样,尽可能的堵塞安全漏洞。政府部门,需要做的是各单位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顺风车的需求巨大,也是最符合共享发展理念的,宜疏不宜堵,有问题就专注解决问题,不能因噎废食。网民的意见需要听,但要看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是否符合大众利益。所以滴滴公司应该搞清楚提出反对顺风车意见的网民,是真的网民,还是竞争势力。

iris77aure
回复

iris77aure

2019-11-09

这个措辞挺有意思。“男性乘客却少了3个小时可以坐车,成为女权胜利的牺牲品”等于“男性乘客本来还有3个小时乘车权益的,就因为你们所谓的女权这三小时没了”等于“女权应该为男性失去的这3小时负责”,开篇把矛盾直接转移到女权上,然后后面的意思就是“虽然顺风车出了这么多事,但是你能保证快车出租车不出事吗,你不能,所以滴滴也不能”就把责任又从滴滴上转移一部分到别处,再往后就是“你们该追究的不是滴滴的责任,虽然他们也有责任,但是更应该追究的是社会总体责任,说白了就是还是要降低犯罪率”,又把一部分责任放到政府上,这个措辞方式真的是非常的有意思。也许作者后面是想要提醒人们这是个“社会安全问题”,但是这样前面就让人看不懂了,既然是个“社会安全问题”,那么在安全问题未解决或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保护所有人的安全不是应该的吗?总之通篇下来,感觉贯穿全文的就一句话“滴滴不该为此负全责”,那问题是它是不是该为此负主要责任?不要混淆了负主要责任和仅仅负责任的概念,与其去吐槽一样的讲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不如拿出一些数据分析(如快车、出租车、顺风车投诉率等)或者一些态度统计来说话。

186****6868
回复

186****6868

2019-11-09

“男性乘客少了3小时可以坐车。。。成了牺牲品”???这是啥逻辑?所以之前相差的3小时本就是男性应该有而女性则不配有的权利?一个企业,当然可以选择自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但是以性别来区别对待他的用户这不是歧视的话,那实在想不到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描述。换个角度,如果男性“牺牲”那3小时,为啥不是将所有人的服务延长到23点?如果说29点之后针对女性的犯罪率增高,那为啥不能限制20点之后不允许男司机接单呢?选择不是只有一个吧?舍不掉利益,又怕再次“出岔子”受到舆论压力,所以就牺牲女性客户的利益,这才是解释吧。不明白作者张口闭口“女性主义”,难道不是“男权思想”在作祟? 不否认现在的社会环境政府监管存在不健全指出,企业身处其中有颇多无奈之处,可这并不能成为滴滴发布带有歧视性条款的理由啊,这本身就是两码事,如何能混为一谈?是否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样的选择权,滴滴总还是有的吧。

132****6419
回复

132****6419

2019-11-09

最该整顿的出租车从未有人整顿

139****1229
回复

139****1229

2019-11-09

写的对

絮怡
回复

絮怡

2019-11-09

女权完全成负面词汇了,蓝瘦。我觉得这种无理取闹 不叫女权 。没准还是男人发的话

159****9879
回复

159****9879

2019-11-09

看滴过瘾

回复

2019-11-08

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