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 大桥村难题:规模种植,要等这一代种田人都“死”去么?
乐于看到规模种植的农民希望村里能多想办法、多做协调,可是现在村干部操作的空间、可用的手段十分有限。有人蛮悲观:死守一亩三分地自产自销的那批农民消失了,土地流转才会“顺理成章”。
责任编辑:温翠玲
乐于看到规模种植的农民希望村里能多想办法、多做协调,可是现在村干部操作的空间、可用的手段十分有限。有人蛮悲观:死守一亩三分地自产自销的那批农民消失了,土地流转才会“顺理成章”。
未来的农民,一定不是现在的农民,小农意识也不会有生存土壤。但是,一切都要用时间去说服,去化解,急不得,粗不得。
每个月,至少回大桥村一次,这是我和九旬老母亲的约定。年龄大了,老人每天巴望有人陪在身边,姐妹定时看她,我只能随机回去望望。苏北大桥村,我的出生地,读高中之前一直待在那里。
这次回去,听邻居们议论,居民点西边的一大块农田,外村有种植大户看中,想过来承包长西瓜或者种草莓。传说多年的“大户承包”“土地流转”终于在身边落地,大叔大婶们有点小兴奋。老母亲名下还有一两亩地,她也跟着操心:田撂掉也好,自己种,忙不动;不种,荒在那里,不舍得。就是忙得动,现在也难赚几个钱。
堂叔银和中午找上门来,他在一家一家通知,晚上集中开个会,与种植大户面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