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家长选择题:减负令检查到学生头上,学生该撒谎吗?

“老师给你们补课吗?”“你们刷课外题吗?”“有随堂测试吗?”这样的“三连问”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们从来不!”

责任编辑:何海宁

家长带着孩子在书店里选购教辅书籍。 (视觉中国/图)

“老师给你们补课吗?”“你们刷课外题吗?”“有随堂测试吗?”这样的“三连问”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们从来不!”

在南京市教育局的公开回应中,坦承“存在对督查工作理解不准确、执行规定简单化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和部分家长的误解”,并承诺教育部门将及时纠正偏差。

严厉的减负令下,小升初阶段的学生、初中生、家长都陷入了更深的焦虑,课后上辅导班也是常事。“有种学偷偷上、题悄悄刷的感觉。”

“老师给你们补课吗?”“你们刷课外题吗?”“有随堂测试吗?”

这样的“三连问”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们从来不!”

2019年10月30日晚上,南京市民张平对南方周末记者转述了这样一个对话场景。这是大约一周前,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回到家里,“假装一本正经”地跟张平表演起和南京市教育局进校检查组的对答。

过去一个月,许多南京市中小学经历了一次“规范办学”的检查。而“减负”工作正是检查的其中一项重点内容。

自此,南京家长,尤其面临小升初压力的家长,陷入了焦虑。一篇《南京家长已疯》的网文开始流传,罗列“减负”后的诸多“不许”规章,描述此次检查行动中,查学生书包等怪象,甚至痛批“减负=学渣”。

一石激起千层浪,数日内,不仅仅在南京,包括在浙江、北京等多个“减负重镇”,这都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共鸣。

同样是10月30日晚上,在南京市教育局的公开回应中,将这次检查称为“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问题专项整治专项督查行动”,坦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5)


187****4002
回复

187****4002

2019-11-16

不只是南京家长 是全国家长 从小就学会撒谎 叫我长大以后 怎么办 怎么办 怎么办

桃夭水果
回复

桃夭水果

2019-11-05

哪有这么难,所有学校绝对不能占用体音美课,科学课,而且即使是期末也要如同正课一样上,每个学校体育老师最少教会孩子几项体育技能,体音美期末也要有正规考试!!而且一直贯彻到大学!!!

桃夭水果
回复

桃夭水果

2019-11-05

哪有这么难,所有学校绝对不能占用体音美课,科学课,而且即使是期末也要如同正课一样上,每个学校体育老师最少教会孩子几项体育技能,体音美期末也要有正规考试!!而且一直贯彻到大学!!!

驶向拜占庭
回复

驶向拜占庭

2019-11-05

学校减少教学内容和作业题,反而助长校外补课。倒不如学校上课不要有所保留,讲足讲透,才能真正抑制校外补课。 文中有些专家说得对,说到底还是升学压力,所以别搞形式主义了,当然我并不是主张题海战术。 现在小升初最大问题是,明面上不许搞升学考试,可好初中还是想办法掐尖,所以小学生还得去补奥数甚至英语,可是学校又不许教超纲内容,这是死结。 个人认为,最好办法是严禁初中单独组织任何形式的选拔考试,改为全市统考,“小考”。这样最公平,考试大纲是公开的,人人都知道考什么内容,而且人人机会均等信息对称

为诗而活
回复

为诗而活

2019-11-03

你要是能让高中生分流之后更有发展,现在对技校生等非大学生更好的舆论环境。不歧视,不反对孩子去技校等类似学校。高中方面提高录取的人数,增加高质量高中学校。你觉得这种减负不就理所应当的成功了吗,你现在去教辅,说假话,治标不治本。真正需要减负的不是孩子,而是社会的心理包袱。

絮怡
回复

絮怡

2019-11-03

In my opinion, mindless load reduction is no good. Instead, children should be taught at different stages to varying degrees of difficulty that suit their circumstances.That is, make a big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curriculum, as little as possible across the grade early learning

Leaf
回复

Leaf

2019-11-03

主要是高考的压力传递到小学甚至到幼儿园

150****8433

2019-11-02

弟弟就在南京上小学六年级,一本书配四五本教辅。检查之前学校发通知让把教辅带回家…当时就觉得很无语,粉饰太平之下是越描越黑的现实重压。其实减负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学,只是不要再学一些没用的。老实说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真得拼命改改,与其一直倡导减负,不如试试看引导中小学教育关注基础课程之外的培养,比如科学素养,逻辑思维,公民思维,信息素养,财商,身体素质等等,要学的其实有很多。当评价体系多元化,想来可能独木桥会宽敞好走一些。 另外也要打破家长们认知中的“名校”,“草校”级别偏见,任何初中教育资源和成绩都差不多,小学生的升学压力才会真的减小…… 我说来容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不能不走,也不能走错方向了。

150****8433
回复

150****8433

2019-11-02

弟弟就在南京上小学六年级,一本书配四五本教辅。检查之前学校发通知让把教辅带回家…当时就觉得很无语,粉饰太平之下是越描越黑的现实重压。其实减负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学,只是不要再学一些没用的。老实说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真得拼命改改,与其一直倡导减负,不如试试看引导中小学教育关注基础课程之外的培养,比如科学素养,逻辑思维,公民思维,信息素养,财商,身体素质等等,要学的其实有很多。当评价体系多元化,想来可能独木桥会宽敞好走一些。 另外也要打破家长们认知中的“名校”,“草校”级别偏见,任何初中教育资源和成绩都差不多,小学生的升学压力才会真的减小…… 我说来容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不能不走,也不能走错方向了。

gdjack
回复

gdjack

2019-11-02

减普通老百姓学生的负!有钱人还不是这班那班的在外面补习?吃亏的永远是没钱的!

ETHAN
回复

ETHAN

2019-11-02

关键是从来没听说检查的!!!

@he
回复

@he

2019-11-02

减普通老百姓学生的负!有钱人还不是这班那班的在外面补习?吃亏的永远是没钱的!

186****6851
回复

186****6851

2019-11-01

自认为,教师的综合素质还得题,怎么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东西。才能真正做到减负。

dujingwen723
回复

dujingwen723

2019-11-01

这有什么奇怪的…反正大家都是走个过家家就行了…任务完成…数据出来…谁关心真假?皇帝的新衣遍地都是…

宇宙战士
回复

宇宙战士

2019-11-01

一个死胡同!按理说,教育管理部门不该管这么宽,但不这么规定,学校里一定把刻苦学习等于天天死做题,规定了,绝大多数老师根本不知道做题之外还能要求学生做什么。再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规定也就无疾而终了,又过几年,又出来“史上最严的减负政策”,然后又是无疾而终,又是死做题反弹,又是……提高教师待遇,让最优秀的人才充任校长,最优秀的教师必须有与其他行业最优秀的人才媲美的才华和天赋,否则,毫无意义。

擎戈妄紫
回复

擎戈妄紫

2019-11-01

减负决策非常正确,执行有障碍是意料之中。一个政策可能对一代人的成长影响深远。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希望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