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部摸排长江经济带,园区排污账本首披露
20个园区中,19个园区对涉水企业生产排污情况不清楚,18个无管网巡查维护台账;被发现问题的28个污水厂中,27家对工业废水来源情况不清楚。
工业园区的环保意识并没有跟上它们的经济贡献。有多名调研组人员透露,对方直言没有“家底”,是因为“上面没硬性要求”。
责任编辑:汪韬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于北辰
(本文首发于2019年10月24日《南方周末》)
20个园区中,19个园区对涉水企业生产排污情况不清楚,18个无管网巡查维护台账;被发现问题的28个污水厂中,27家对工业废水来源情况不清楚。
工业园区的环保意识并没有跟上它们的经济贡献。有多名调研组人员透露,对方直言没有“家底”,是因为“上面没硬性要求”。
“长江将无鱼”的警示再度响起,长江将十年禁渔。然而,长江受到的威胁不仅仅是渔业。长江经济带面积虽只占全国的21%,但废水排放总量占全国的40%以上。
五年前发布并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推动了工业企业进入园区,使工业集聚区的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成率达到97%以上,增加废水处理规模2858万吨/日。新的问题是,这些污水处理设施能用得上、用得好吗?
情况并不乐观。2019年5月至6月,生态环境部派出7个调研组分赴长江经济带的皖赣鄂湘渝川滇七省市,调研了问题相对较多的27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南方周末记者从生态环境部独家获得的整改函件显示:要求整改的工业园区有20个,与这些工业园区相关的38个污水处理设施中,也有28个存在问题。
南方周末记者对厚厚的一沓整改函件统计发现,最普遍的问题居然是家底不清:20个园区中,19个园区对涉水企业生产排污情况不清楚,18个无管网巡查维护台账;被发现问题的28个污水厂中,27家对工业废水来源情况不清楚。
企业偷排,污水厂“晒太阳”
“工业废水中由于不同企业、不同工艺,产生的废水有不同的特征污染物,有些是复杂的化合物甚至有毒有害物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廖海清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工业园区对自己园区内企业的排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周凡妮
我在他在
环保法律滞后、环保监管力度不够、政府环保责任不明是3个最大的问题,急需国家层面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