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的遗泽:焦桐撑起的兰考古琴业

20世纪60年代,为了防治风沙,焦裕禄带领兰考人大量种植泡桐树,泡桐也因此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焦桐”。谁也没想到,半个多世纪后,广植于兰考的泡桐成为极佳的乐器材料,为兰考带来利润丰厚的收益

责任编辑:方迎忠 郑洁

20世纪60年代,为了防治风沙,焦裕禄带领兰考人大量种植泡桐树,泡桐也因此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焦桐”。谁也没想到,半个多世纪后,广植于兰考的泡桐成为极佳的乐器材料,为兰考带来利润丰厚的收益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31期)

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几乎每一处院落里都“藏”着一个民族乐器加工厂,遍布徐场村的八十余家乐器作坊吸收了村里大量的劳动力

20世纪60年代,为了防治风沙,焦裕禄带领兰考人大量种植泡桐树,泡桐也因此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焦桐”。谁也没想到,半个多世纪后,广植于兰考的泡桐成为极佳的乐器材料,为兰考带来利润丰厚的收益。

2017年3月,河南兰考,这个曾经因贫穷和焦裕禄精神而闻名的国家级贫困县,终于脱贫摘帽,成为全国第一批实现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是兰考乐器作坊最集中的村,当地第一家制造乐器的工厂中州民族乐器厂就诞生于此。

泡桐是兰考特色木材,质地均匀,不易变形。除防风治沙外,泡桐还可以制作家具。20世纪80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