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梅峰:一部电影,一次回望 | 别克2017魅力人物
发自:南方周末
https://v.qq.com/x/page/p05312zqzx1.html
▲梅峰在别克2017魅力人物致敬盛典后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别克致敬2017魅力人物 | 梅峰
电影导演处女作首战告捷,《不成问题的问题》 2016年斩获两座金马,2017年,这部在常规认知里被贴上“学院”、“文艺”标签的电影实现了公映,虽然排期不长,但口碑不俗,这一完整闭环的实现,似乎给今后同一类型的华语电影昭示了一个更加光明的可能性。如果不执导《问题》,梅峰也许永远不会去当导演,如果《问题》没有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梅峰也许永远不会再拍下一部电影。但现在,开关已经按下,时间已经开始,一位杰出的编剧,正行走在成为杰出导演的道路之上。
转眼之间,2017年又临近尾声。
这一年的11月21日,《不成问题的问题》在国内公映。而这距它2016年10月29日在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全球首映,已整整过去了一年多。
从上映到下线,也是转眼之间。即使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它和观众的见面,就是最终完成了一部电影的成长。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老舍先生发表于1943年的小说,讲述的是抗战时期的重庆,一个名叫树华的农场里发生的一些生活琐事。老舍先生笔下的农场,就像是整个中国人情社会的缩影。故事里每个人的应变与取舍、争斗与放弃,也都源于深厚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与世俗伦理文化。
其实老舍先生比较知名的那些代表作,影视作品都已做过改编。翻到这一篇的时候让人觉得意外。这篇小说跟他一贯的风格和语体不太一样,好像他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有一腔愤懑之情。他这个小说,无论是对丁务源这种八面玲珑的人物、尤大兴这种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还是对秦妙斋这种流氓艺术家,都在讽刺和批判。
很显然这跟时代忧虑有关,或者说,在故事背后,它有一个精神基调,它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时代气氛中的一曲挽歌。小说在讲述一个平淡故事背后释放出的深意,并没有因为隔了久远的年代和时间,而让人觉得有距离感。
看完这个篇幅短小的故事,我在想,中国文化的传统带给我们的只是这样不堪的东西吗?面对这种情况,知识分子为什么无能为力?
这显然是我们这个人情社会的文化结构的问题。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要懂事,所谓懂事是要懂人情世故,要知礼尚往来,要会拿捏分寸。该说的话才去说,不该说的千万别吱声。你要懂得这个。正面去理解,这肯定是件好事: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赋予每个人都可能具有的优雅品质。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它恐怕也会带来问题。比如丁主任这种人,他只讲面子人情,善于周旋应对,这套人际交往中的“术”,慢慢被熏陶演化成了我们潜意识里的东西。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怀里揣着一把利剑。好多人说丁主任好像也不是一个坏人,但是最终,他恶的一面显示了锋芒。他是非常阴狠的。
中国人说只取中道,不执两端。这种处世态度既有智慧,同时也可能是两头伤人的大棒。老舍先生的这篇小说对中国文化构造里面的人和事,有他自己的观察和批判。艺术作品应该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它给我们切开人生与社会的横断面,剖析它的肌理。很多时候我们也只有通过艺术作品,才能获得这种认知上的清晰感受,因为日常生活里再深刻的教训,也未必见得这么直接有效。
老舍先生当然有理由表达他的愤懑和忧虑,他通过这样一个作品让我们有机会反省和观察,自己在这个文化肌理里面到底扮演了谁。比如尤大兴,虽然他在为人处世的方法上简单粗暴了一些,但他总觉得只要自己把事情做好了,别人就应该看到这个好。但在我们的文化逻辑里面,这只是一厢情愿。所以丁务源这样的人,才能够非常游刃有余地在现实中谋求他的生存之道。一场换主任的风波,让他像动物一样一下子警觉起来,去各种场合完成他一盘大棋的谋划设计。等棋局走到了尽头,他可以毫不留情地弃子。对他再没有可利用价值的人,他马上把对方扫地出门。
尤大兴这个人物确实让人感慨。当时读小说的时候,真难以置信这是出自老舍先生笔下的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小说中描绘的他那个样子,谢了顶,几缕发丝飘在冷风中,面色枯槁,穿着破破烂烂没个体统。对他太太明霞的描写,同样笔触刻薄,不留情面。
电影尽量去掉原作小说里的主观性色彩。电影希望做到的,是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不会天然地感觉是在同情知识分子:看他多可怜,为他鸣不平。电影把距离尽量拉远了一点,去探讨这个人物身上的局限性:他有这么好的妻子,但他跟她没有任何情感沟通;他对工人那么粗暴,动不动开除;他指派别人做这做那,打心底里又瞧不起这些世俗凡人。
电影尽量做到和每个人物都保持这种距离。
属于旧时代的一切,似乎都已经过去了。但是这样一个老旧的故事,在声光暗影中,那些属于旧时代的人,也像幽灵般活动了起来。他们凝视着我们,并不在意我们怎么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