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点半难题”:校外机构,进退之间

为了找到尽可能多的机构供选择,王义伟起初特意省略了磋商价格这个环节——在培训机构眼里,学校是亟待开拓的肥沃市场。

成都天府新区还存在另一种模式:从选择机构到引入,再到整个课程的运转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由家委会自主管理。

成都成华区一所小学也曾打算设兴趣班,家长内部发生了分歧。有家长特意跑到学校抗议,认为兴趣班会让孩子无心学习,一下午都在想课后怎么玩。

发自:四川成都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18年6月8日下午,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三点半”课堂,学生们正在学习非遗蛋雕创作。 (IC photo/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0月3日《南方周末》)

为了找到尽可能多的机构供选择,王义伟起初特意省略了磋商价格这个环节——在培训机构眼里,学校是亟待开拓的肥沃市场。

成都天府新区还存在另一种模式:从选择机构到引入,再到整个课程的运转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由家委会自主管理。

成都成华区一所小学也曾打算设兴趣班,家长内部发生了分歧。有家长特意跑到学校抗议,认为兴趣班会让孩子无心学习,一下午都在想课后怎么玩。

2018年年末,成都市天府新区某民办小学课程负责人王义伟接到一个任务,寻找合适的校外机构进驻学校,为学生提供延时服务。

过去,王义伟管的是如何设计课程,而这一年来,他又花了大量精力研究校外培训机构。

所谓延时服务,指学生下午三四点放学后,由学校提供的带有“托管教育”性质的课后服务,其内容包括安排学生做作业、体育锻炼以及兴趣拓展等。

是否允许校外机构参与,是解决中小学“三点半难题”中的一个关键节点——谁来请?请谁来?费用怎么付?课程质量如何?会否趁机做广告导向其原有培训业务?涉及到市场机构,又是否会产生寻租空间?

“它都不盈利,为什么还要给我好处呢?”校外机构的参与从2019年4月起,王义伟笑说,自己既不差这点钱,引入的机构也赚不了钱。

四川是目前为数不多允许校外机构进入的省份。2019年1月,四川省教育厅向各市(州)教育部门下达了一份实施意见,鼓励学校与具备资质且规范的第三方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开展合作,提供普惠性、有保障的课后服务。

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是其中最积极推广此举的区域之一,这里大多数实践都在回应上述问题。

86门体验课

一边是被限定的入校条件——质量有保证、机构安全可靠,找到足够多机构才能优中选优,另一边是远比市场低的课程费用,王义伟当时觉得,利润这么薄,没有机构会来。

校长不这么想。“可以办个课程体验活动试试看,引入100门课程,让学生选课前有机会充分体验。”2018年年末,校长找到王义伟说。校长提供了方法,不过王义伟还是没什么信心——他的心理预期只有30门。

事情出乎意料。他整合学校、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