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示范区怎么建?深圳“施工图”来了!市委全会释放重要信息

9月17日,中共深圳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在会议上,特别提出了重点聚焦“五个率先”。

示范区意义:

扛起历史担当,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会议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伟大实践的重大时代性开启,是继兴办经济特区后深圳迎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性机遇,是深圳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深圳根植着改革开放的基因,奔流着改革开放的血液,承担着改革开放的重任,从“一个圈”到一座城,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创新型大都市,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改革开放已成为深圳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

因此,深圳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探索经验、作出贡献,也要坚定扛起“先行示范”的历史担当,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先行示范,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更好服务全省全国发展大局,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奋力实现到2025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三个阶段发展目标”。

三个阶段发展目标:

深圳决不能满足于交合格答卷,必须交出优异答卷

回顾过去,深圳主要在经济领域先行探索、主要靠“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而如今要转向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要靠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率先发展。会议指出,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深圳决不能满足于交合格答卷,必须交出优异答卷;决不能满足于某一阶段领先,必须全过程领跑。

同时,会议特别规划了“三个阶段发展目标”的具体内容。

1、从现在到2025年,要在高质量全面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推动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2、从2025年到2035年,再奋斗10年,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这要求深圳提前15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造出一个城市范例,探索出新路径。

3、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深圳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竟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推进宏伟事业,必须对标一流、示范引领。要跳出深圳看深圳,放眼全球识大势,放眼全局谋长远。要有宏阔宽广的大视野,立足全球坐标系,对标纽约、东京、伦敦、巴黎、香港、新加坡等世界顶级发达城市,在与最高最好最优最强跟跑、并跑之中超越强者、实现领跑,在与世界一流的交流互鉴中创造一流、成为一流、引领潮流。要有海纳百川的大胸怀,加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协同联动,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要有舍我其谁的大担当,从全局谋划一城、以一城服务全局,不仅“一马当先”更带动“万马奔腾”,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更好服务全省全国发展大局。

如何落实:

制定实施两个三年行动方案 跑好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程”

对于如何具体落实,会议强调要重点做好实现2025年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方案,制定实施2019-2022年、2023-2025年两个三年行动方案,跑好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第一程”。其中又重点聚焦“五个率先”。

高质量发展高地

巩固深港“亲如兄弟”般关系,争取“双扩区”、实施“湾区通”

在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强调了以主阵地的作为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深圳补齐科技创新领域短板的重要部署,深圳将瞄准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努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报告中重点提及了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点平台的建设,对于这些平台的建设重点、任务有进一步的论述。

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报告中提出要以要素配置为重点,促进资本、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当中提及了创造条件推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早日落地等内容。在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方面,提出要做强“香港-深圳”这一极,全面提升双方合作水平,巩固深港“亲如兄弟”般关系,打造大湾区最具带动力的极点。具体到深港合作,报告重点提及了推动深圳先进制造业与香港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强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规划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等。

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重点提及了前海,指要争取前海合作区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双扩区”,还提到要大力实施“湾区通”工程,以企业和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促进与港澳的规则衔接。

法治城市示范

进一步阐释如何用足用好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

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会议中强调了用足用好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并对此有进一步阐述。会议指出,对于需要制定经济特区法规的,在遵循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前提下,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规定;对于需要调整适用或者暂停适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按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国务院作出决定;对于需要在国家事权范围内制定单项法规的,依法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深圳已经在重点推进的工作。 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争取列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样本城市。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编制和发布制度,推进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法制审核制度,建立行政执法标准制度,探索涉企联合执法模式。

城市文明典范

争取国博分馆、加快筹建创新创意设计学院、音乐学院

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主要是推动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其中,在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特别指出要积极保护和活化利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联合港澳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开展明清海防体系等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涵养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等。

而在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会议不仅指出要争取国家级博物馆分馆、国家队训练基地落户,积极申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还要推进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试点,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建设健身场地和设施等等。

最后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部署上,会议还透露出要加快筹建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提升“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国际影响力,打造文化创新创意全球品牌。展览方面提出可以联合港澳举办大型温床展览,加快“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建设等等。

民生幸福标杆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等

“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上总共有7大目标,分别是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其中教育和医疗的问题更是万众瞩目。

在幼儿教育上,大力发展“以事定费”管理的公办幼儿园,计划到2020年,公办园和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0%,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在中小学教育上,计划到2022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1万个,公办普高学位6万个。在大学教育上,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师范大学等新高校筹建等等。

在医疗上,要推动社区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集团、社康机构等组团运营,还要鼓励社会力量发展高水平医疗机构,为港资澳资医疗机构在深发展提供便利,还要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以及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可持续发展先锋

实现天蓝地绿水清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实现天蓝地绿水清。从顶层设计上,要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暗渠复明等,加快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还要争取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争取发行境外绿色地方政府债券。

不光是顶层设计,在保护上还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沙滩资源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生态海堤等等。另一方面也要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今年年底前全程消除黑臭水体。

(来源:南方都市报)

网络编辑:解树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