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救援队员之死
脱离了现场,可以谈论很多“如果”。如果救助伤患时,驴友能下撤一部分;如果驴友会用绳索,下降快一点;如果救援队伍间配合更紧密些;如果人手更多一些,救援者得以轮换和休息,也许,那“15分钟”就能抢回来。
责任编辑:张玥晗
(本文首发于2019年9月12日《南方周末》)
脱离了现场,可以谈论很多“如果”。如果救助伤患时,驴友能下撤一部分;如果驴友会用绳索,下降快一点;如果救援队伍间配合更紧密些;如果人手更多一些,救援者得以轮换和休息,也许,那“15分钟”就能抢回来。
“人身安全、保险、装备等基本保障,这些都是空白的。”杨勤坦言,民间公益救援方面亟待建立完整的支持保障体系,包括队伍建设、规范的管理法制、必要的保障等等。他建议,驴友受困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还应考虑在机制上避免这些不该出现的风险。
怪石嶙峋的河滩上,一块一块石头垒成一座“纪念塔”,塔边放置粉色手套、仅剩一块板的背包,蓝天救援的帽子置于垒石的最高层。溪谷往上不远,另一座石塔上,只有一条剪断的安全帽绳扣,顶层的安全帽上写着BSR(蓝天救援缩写)。
2019年8月25日,深圳蓝天救援队队员许挺秀、尹起贺在广东省惠东县白马山救援17名驴友过程中遭遇山洪遇难。这里是发现他们遗体的地方,也是当时的救援现场。
15天后,四位深圳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回到这里,在石塔前给队友敬上三根烟、三杯酒。
数日来,队友的遇难成为全队的“伤口”,他们慰问家属、安排追悼会、协调媒体采访,其间也面临是否专业的质疑,以及被救驴友的不理解。但更深的疑问是,民间救援队保障了驴友的安全,那么谁来保障民间救援队员?
2019年9月3日举办的追悼会上,有队员家属提出了该疑问,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减灾救灾联合会会长杨勤回应,这件事情也暴露出民间救援队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应当如何支持民间救援的发展,如何提供基础的保障。
驴友遇险
8月24日,白天天晴,直到后半夜才下起蒙蒙细雨。
受困的23名驴友来自深圳一个户外群,群里有百余人,每周相约出去爬山、徒步、溯溪,费用均摊。他们知道台风“白鹿”8月25日将登陆闽粤海岸线,查过台风路径图后,计划当天往返,就不会遇上台风。
在户外圈,白马山是一条经典线路。沿着溪流往上,山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潭,晴时潭水清澈,透着淡淡的蓝绿色,还有独特构造的岩洞,很吸引人。
但这里不是景区,当地政府正在制订此处的乡村旅游规划。山脚的溪水沿岸,有人工修葺的堤坝,但路标指向牌仍然缺失。山脚小卖部的老板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平常很多人来玩,多集中在中下游,“在下面泡泡水潭子、打火锅,爬上去的都是背包的驴友”。
8月24日10点半抵达溪谷后,上述遭遇险情的驴友们还遇到了其他队伍,溯溪泡潭子,在山下玩得很尽兴。13点,他们继续上山。一个三岔路口处,6人往右手边的路下山,另16人跟着领队蒋建从左手边的路行进。“当时想着时间还早,按照轨迹图还能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