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仁致辞酒博会:以文化为纽带,共建全球酒业朋友圈
发自:南方周末
9月9日,第九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揭幕,贵州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在开幕式致辞。“以文化为纽带,共建全球酒业朋友圈”的茅台观点,高格局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围绕当今世界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合作与发展,茅台集团与来自意大利、法国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同行交流,没有摆成绩,而是谈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和加强交流互鉴,赢得更广泛认可。
“文化茅台”建设作为贵州茅台走向布局全球时代的重大战略,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由此不难理解“文化”二字贯穿李静仁致辞始终。由传统酿造文化到品牌跨文化传播再到全球酒文化,茅台倡导的竞合理念覆盖面更广,不仅推动中国白酒走向更广阔市场,并促进全球酒业实现更紧密融合。
尽管已连续28个月位列全球烈酒企业市值第一,茅台致辞谦逊:将致力与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酿造文化交流学习,认真汲取全球酒文化精华。
致辞最后,李静仁提到传承与创新。他说:“我们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新兴科技与传统工艺相融合,在酿造工艺、企业管理、标准管控等方面,积极对标国内国际优秀企业,推动协调发展,持续为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提供着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以下为李静仁致辞节选
很高兴能在金秋九月的贵阳,与来自全球的同行、朋友们再次相聚,共同参加第九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围绕我们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合作与发展,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作为中国白酒的一颗璀璨明珠,茅台成长于贵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深受贵州独特历史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与企业特色的酿造文化,支撑着茅台从中国西南边陲小镇走向如今全球化的广阔舞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感受到了文化的深刻力量,更感受到了时代对文化的需要与召唤。
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和大家分享茅台在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一是增进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白酒走向更广阔市场
中国白酒酿造,起源于传统农耕文明,与中国农业地域特征息息相关,蕴含了极其丰富的传统人文内涵。
比如茅台,其“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的工艺节点,紧扣了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稍有一些偏差都会影响生产,非常的神秘与独特,直到今天,也无法用科学完全加以解释。
其他的白酒,也一样具有它无法复制和不可替代的部分,与茅台一起,共同代表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酿造文化。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白酒面临着较之过去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势时代东风,讲好白酒故事,增进文化自信,赢得更广泛认可,应该成为我们思考和谋划的新课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于去年提出了“文化茅台”的建设思路,在坚守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努力推动品牌的跨文化传播,组织开展了文化茅台·多彩贵州“一带一路”行等系列传播活动,推动新增12个“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2018年,茅台海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今年,我们再度走进南美、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以酒为媒,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深度宣传多彩贵州,在推动中国白酒实现更深国际认知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二是加强交流互鉴,促进全球酒业实现更紧密融合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机,一个企业才会充满活力。
从最早的酿造活动开始,经过各国家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出了各具鲜明特色的不同酿造文化,构成了各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值得我们交流学习的地方。
长久以来,茅台始终以谦虚、开放、包容的心态,认真汲取全球酒文化精华,积极倡导白酒行业竞合发展,共同营造行业更好发展的新生态和新环境。
比如,我们针对欧洲市场的消费习惯,开发了茅台鸡尾酒,通过全新的载体把中华文化推介到更广阔的消费群体中,引发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还特别注重现代文明成果的吸收与转化,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风靡全球的今天,我们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新兴科技与传统工艺相融合,在酿造工艺、企业管理、标准管控等方面,积极对标国内国际优秀企业,推动协调发展,持续为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提供着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承载着伟大民族精神与博大文化精髓的中国白酒,同样具备着开放包容的世界精神,通过持续不断的交流互鉴,我们一定能共建起更加开放、更具活力、互利共赢的全球朋友圈,促进全球酒业实现更广泛、更紧密的融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茅台奔向千亿的冲刺之年。身处这样的历史节点,身为黔酒的一份子,我们将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认真遵循志刚书记关于“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的战略指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开放文化胸襟,与广大同行和兄弟企业一道,努力把中国酒业发展和全球酒业进步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