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考古 重现先民的梦想与荣光
几代考古工作者前赴后继,跨越5000年,重现先民的梦想与荣光
责任编辑:周建平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23期
几代考古工作者前赴后继,跨越5000年,重现先民的梦想与荣光
夏天下午,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公园里的植物被晒得蔫蔫的,一个月前开放的遗址公园目前每天限定3000名游客进入。在这片14.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经存在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权力和信仰中心,它使中华文明的源起跨过夏商周,再往前推了1000年。这里地势低洼,水域密布,孕育了延续至今的稻作文明。
良渚的考古发掘断断续续已经过去逾80年,从最早施昕更发现黑陶并撰写报告后,历经战争、文化大革命,考古队成员更迭了三代,考古所也从吴家埠搭建的小平房搬到八角亭长满爬山虎的两层楼房,再到一幢外墙剔透又崭新的玻璃房子里。王宁远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开始加入良渚考古团队,是第三代核心成员。
除非下雨,考古队要天天待在工地上。“像我们现在是非正常考古状态。”王宁远说。
阿塞拜疆当地时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5项世界遗产。这个城市西北角的小镇上挂满了横幅,喷上了许多庆祝标语。
5000年前,良渚古国诞生于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同期,它们都在雨水丰沛的北纬30度。王宁远很早意识到,水利修建对文明形成至关重要——在对抗自然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需要领导人,然后便自然而然诞生了权力、等级和相对确定的空间,发展到一定程度于是有了国家,而国家,如恩格斯所言,是文明社会的总括。
他在所著的《何以良渚》一书,最后为这个江南稻作文明的源头做了总结:“5500a.B.P.气候事件促使人们由狩猎采集转向稻作栽培,引发了人们从山间谷地向太湖平原的迁移和聚集。水网平原的低湿环境促使人们营建人工台墩,形成散点式密集分布的小型聚落,开创了江南水乡生活模式。人地的和谐发展促使文明化进程加快,形成了阶层分化和‘都—邑—聚’的金字塔型聚落结构。基层聚落内部实行血缘制的宗族化管理,高层人士通过玉器为主的载体形成等级制,并以一神教为手段使各区块形成具有从属关系的联盟,区块内部则可能主要通过血缘纽带实施管理,以此构成神王之国的组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5000年前的灿烂文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