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五学者:以公民名义 促成“拆迁变法”
“凡是公民都有权利义务向国家机关提出批评建议。我们作为法学家,知道法律的问题到底在哪里,能更好地提出建议,促进法律的立改废。”
责任编辑:钱昊平 吴筱羽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中国言者”,他们生于不同年代,来自不同领域,有学者,有官员,有普通人。他们身为公民,为中国呼喊;他们的建言,是社会进步的力量。
(本文首发于2019年8月22日《南方周末》国史新记·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之中国言者)
“凡是公民都有权利义务向国家机关提出批评建议。我们作为法学家,知道法律的问题到底在哪里,能更好地提出建议,促进法律的立改废。”
十年以后,姜明安仍清晰地记得,他参与的那次建言行动曾经承载了多少期待。
2009年12月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五位学者以公民的名义,通过特快专递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这五位学者是:沈岿、王锡锌、陈端洪、钱明星和姜明安。
消息第二天就登上报纸,传遍中国。短短几日后,原国务院法制办邀请学者们座谈,讨论修改《拆迁条例》。
等待修法的日子里,很多老百姓慕名而来,向姜明安反映拆迁中遇到的问题。“我上课的时候,在我教室门口就站好多。”
“没有我们的推动,这个条例(最终)也会修改,但拖几年很难说。”2019年8月,姜明安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2011年1月通过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与旧条例相比有进步,但在今时今日依然“不够用”。
强拆悲剧触动法学家
五位学者中,“50后”姜明安最年长,“70后”沈岿最年轻——他是这次建言行动的发起人。
200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