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十年,畅谈城市可持续发展
发自:南方周末
“中国绿色传媒研究奖学金班之可持续发展传媒促进计划”在沪举办
每十个中国人至少有六个居住在城市里。伴随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地区,特别是超大城市的高温热浪、强降水、高污染天气影响问题日益突出,加剧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给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2019年8月8日,由南方周末报社和百威联合主办的“中国绿色传媒研究奖学金班之可持续发展传媒促进计划”在上海闵行举办。活动聚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可再生能源、节约用水、垃圾分类、限塑令等各个角度,深度探讨环保命题,全面剖析城市生活。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丁利民以《“上海发布”是如何“炼”成的?》为题,回顾了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政务新媒体“上海发布”的创立过程,分享了政务新媒体运营中的内容创新和用户思维。
政务公号“上海发布”是全国影响力领先的大号,目前已有527万粉丝、日均阅读量144万次,平均每天4条“10万+”。在权威信息发布、政策宣传解读、回应社会关切等方面,“上海发布”不仅发布了大量图文,还尝试视频、游戏甚至AR等创新形式。基于现有的工作探索,丁利民提出了政务新媒体应注重多平台综合运用、强化信息发布时效、与网友积极有效互动等运营策略建议,彰显了政务新媒体在推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实际效用。
活动现场,百威logo中的“100+”与南方周末绿色新闻部成立十年、中国绿色传媒研究学金班举办十届的新logo“Green 10 +”相映成趣。
作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真正把可持续发展当成自身业务去做,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最上游的原材料提供,到物流、生产制造、消费领域和消费者可持续消费,贯穿了整个价值链。百威亚太区副总裁王仁荣现场阐释了202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发展现状以及美好愿景。在智能农业方面,百威承诺,100%的签约种植者将具备相关技能,实现互联互通并提升经济效益;对于水资源管理,在用水高度紧缺的地区,100%社区在水供应及水质方面取得明显的改善;包装材料方面,100%产品包装将可回收的或大部分使用可循环材料生产;气侯保护方面,所购买的电力100%必须来自可再生的能源,二氧化碳的排量降低25%。
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风电和光伏等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占比已经从2000年的不足1%提高到2018年的接近10%。但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依然面临着高效利用,如何去补贴等难题题。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就可再生能源成为高比例能源、甚至成为主力能源的可能性,从风光波动性和如何高比例融入电力系统两方面进行了探讨。针对风电,光伏发电能量密度低的特点,根据城市和农村用能特点,可采取分布式和多能互补等方式解决高效利用问题。
尽管环境行为的改变难度相当大,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从环保社会组织的角度,分享了通过蔚蓝地图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让公众借助移动端便捷参与保护和监督,结合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等市场化手段,促进政府、企业和公众良性互动,撬动万家企业整改披露的推进方式。
联合国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应对气候变化直接有关,这些目标的实施也给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一如百威以“携手你我,酿造更美好世界”为愿景,让城市变得更宜居、更安全、更绿色、更友好,需要政府、企业、NGO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本届中国绿色传媒研究奖学金班活动还在继续,让我们共同期待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议题更加精彩的讨论。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