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海外,“责任加身”是必由之路

发自:南方周末

向前跳跃176位,这是碧桂园在世界500强榜单交出的成绩单。

2019年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上榜企业数量首次超过美国。而且在排名上升的企业中,中国企业的数量占比最多,也出现了像上升176位的碧桂园这样大幅增长的企业。

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上升,与战略性的“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深入推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新机遇。2013年至2018年,中国累计同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0份政府间合作文件,共同建设“一带一路”。

掌握国际标准,建立国际视野,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效,成为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秘诀”。

扬帆海外,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下,中国企业扬帆海外的积极性依然高涨。

五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贸易和投资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2019年7月25日-26日,由南方周末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在广州举行。与往届年会不同的是,此次会议首次设置了“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论坛”,专门就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探讨。

议程变化的背后,也体现了传媒业对新时期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的洞察。

土生土长并扎根于广东顺德北滘小镇之中的碧桂园一跃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上排名上升最快的企业,而且率先抓住了“走出去”的机遇,跟国内外顶尖的机构合作建造智慧城市,在马来西亚打造“森林城市”。

森林城市-全景图(大城初现)

“森林城市”选址位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马来西亚依斯干达经济特区,地处东盟战略区位,紧邻新马第二通道。规划近30平方公里,包含四座岛屿、休闲养生度假区及建筑工业化产业园。

在“造城”的同时,如何推动马来西亚的产业转型升级,这是碧桂园集团在规划设计森林城市一开始就思考的问题。

在海外经营中发展可持续能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碧桂园所到之国的基础设施联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为碧桂园融入当地,获得社区信任和尊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作为一座国际产能合作新城,森林城市推动了“一带一路”和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带着优势产能、优质装备和技术标准“走出去”。

通过规划旅游会展、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外企驻地、近岸金融、电商基地、新兴科技、绿色与智慧产业等八大可持续活力产业,碧桂园森林城市正在吸引全球优秀企业进驻和国际资本投资。

然而,在拥抱新机遇的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可持续发展表现更加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区域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中国企业开展跨文化管理,实现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诉求更加迫切。

在大多数企业中,社会责任仍然游离在经营管理之外,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社会责任推进管理体系和发展战略,缺少专业的人才队伍,这些不足在海外经营中变得更加突出。

掌握国际标准,建立国际视野,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效,成为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破题之首。

风险并存,被忽视的社区和环境

对于“走出去”,中国企业虽然非常谨慎,但对风险的预估,却与实际情况有不少的出入。

一般认为,海外经营的风险,表现在东道国政权更迭产生的政治风险、安全风险,汇率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对法律了解不足的合规风险,以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社区和环境风险。

中国企业往往对政治和市场因素更为关注,然而,政治和市场因素是不可控的。

而一定程度上企业可控的社区和环境风险,却往往会被忽视,这很可能为企业经营风险的爆发埋下伏笔。

“这种风险认识会导致民营企业海外风险管理实践的不平衡。”专家表示。

事实上,这并非只是民营企业的认知偏差。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包括国有企业在内,对社区和环境风险的认知普遍不足。

2018年4月,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大约1000名居民对一家中吉合资公司所属的黄金冶炼厂进行破坏,理由是他们认为工厂建设会破坏当地环境。

这并不是个例,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水电、路桥、港口等基础建设的过程中,这样的事例时有发生。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区域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东道国的基础设施联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走出去”过程中,环境保护领域却被诟病最多,针对这种情况,一些企业也开始不断提高自身要求。

森林城市垂直绿化

作为国际认可度上升的企业之一,碧桂园集团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王继赢表示,碧桂园较早认识到社会和环境的风险,也在极力避免。“森林城市”项目自规划之初就致力于环境保护,在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中取得平衡双赢。

一方面,碧桂园将自身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降低最低,比如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生产,提高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生产,减少建筑材料浪费,以及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其建筑工业化产业园一期工厂已于2017年投产,设计年产26万立方米建筑材料,相当于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所需构件,已实现单体厂房产能供给亚洲,并获《大马纪录大全》颁发“全马最大全自动化建筑工业化基地”证书。

另一方面,碧桂园一直在对环境进行有效补偿,比如开展海草和红树林等植物保护,对生产污水按照高于当地政府环保要求的标准进行回收处理,在森林城市建立可循环用于清洁、灌溉的生态水系。

2015年9月,碧桂园森林城市获得马来西亚环境部颁发的环境评估通过报告,在随后的开发过程中,森林城市立足当地地缘优势和海洋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性开发——通过整合优质的旅游资源、生态资源、海洋环境,同时导入产业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生态保护。

绿色运营,进入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要求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时,关注当地社区和环境风险、创造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是符合当下的时代背景的。

2015年9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获得通过,议程为人类未来15年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17项目标,旨在以综合方式解决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

议程强调,私人商业活动、投资和创新“是提高生产力、包容性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主要动力……呼吁所有企业利用它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来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中国政府承诺并积极推动2030议程的施行。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本身与联合国2030议程的目标是一致的。

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目标、原则和实施路径上高度契合,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致同意将共建“一带一路”同落实2030议程有效对接。

中国要求企业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

不仅如此,中国还鼓励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促进企业按属地化原则进行经营管理,积极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广泛开展各类公益慈善活动。

典型的例子就是森林城市,碧桂园探索出了一条可以避免加重政府的债务负担,实现项目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产城融合新模式。

通过建设一流的各类配套设施,如人才公寓、医院、学校、商业中心等,森林城市的产业新城成为了人才宜居之所,也间接激发了整个产业新城的商业活力,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随着森林城市产业园区的逐渐成熟,产业发展服务将取代城市配套部分,成为森林城市主要的收入来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良性循环。

森林城市产城融合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项目依靠不断完善自身的造血功能,覆盖项目的前期投入。

这种全部依靠自有资金投入,不增加当地政府债务负担的新模式,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全面提升。

由此可见,以“一带一路”为动力的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正处在全球可持续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市场主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成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融进社区,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

挑战虽然巨大,但也无需妄自菲薄。

例如,森林城市已经为马来西亚柔佛州经济及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效应。

截止到2019年1月,森林城市为当地政府贡献超过2亿马币的税收,并为当地160家公司带来16亿马币的合作机会。到目前为止,森林城市的员工本地化率超过80%。项目共为上下游建筑业提供了近万个就业机会,为州政府带来超过5000万马币的个人所得税。

如果说这些只是中国企业追求自身经济收益时,必然造成的结果。那么,推动东道国产业升级、执行高于当地标准的环保要求、开展社会公益等,则成为一些有远见的中国企业的主动担当。

如何在海外经营中提升较为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碧桂园的经验是:积极保护环境,承担社会责任,融入当地,获得社区信任和尊重。

森林城市为马来西亚柔佛州带来了大量的国际游客及投资者。在教育产业方面,作为美国嘉德圣玛丽学校海外唯一一所分校的嘉德圣玛丽森林城市国际学校已正式开学;医美中心入驻实现医疗产业升级,商业街更有超55家商家开业,全年吸引近23万人次到访参观。

人流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消费,极大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酒店业、零售业、餐饮业的发展。

鉴于森林城市负责任的经营和给当地带来的巨大的就业机会,2019年2月,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为森林城市颁发奖章和证书,表彰森林城市在企业社会责任上所做的贡献。2019年3月,森林城市获得东南亚联盟地产奖项颁发的最佳可持续绿色发展奖。

2019年2月 马来西亚首相哈蒂尔为森林城市颁发企业社会责任表彰和证书

虽然短期看,这些做法对企业增益不大,然而碧桂园认为,这些是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对于当地政府以及企业而言,后续良好的互动和的发展,益处更为长远。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类似碧桂园这些先行者,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但是也必须看到,经过扬帆出海的初始阶段,进入国际化开拓的中后期,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走出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必须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开展社会责任实践。

毕竟,在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尽管中国企业的销售收益在整体迅速提升,但是盈利能力并没有达到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要逐浪海外,成长为受人尊敬的跨国企业,那么“责任加身”、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便是必由之路。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