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就是一种英雄主义”

“他意识到所有这些东西是附着在这个村庄上的,村庄消失也就取消了他的生命价值。”

责任编辑:邢人俨

阿来曾作为志愿者在震区待了八个月。他认为,除了基础设施,更重要也更难的是人的生活和信心的重建。图为重建后的映秀新城。 (IC photo/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8月8日《南方周末》)

“他意识到所有这些东西是附着在这个村庄上的,村庄消失也就取消了他的生命价值。”

2008年5月12日下午,正在成都家中写作《格萨尔王传》的阿来,被大地震震停了手中的笔。之后,他开着自己的吉普车赶赴灾区,并在那里待了八个月。

不觉过了十年。2018年5月12日下午,成都大街如同往年一样,警报回响,汽笛长鸣。那一刻,阿来突然泪流满面,半小时不能自已。当时,他正在写一部有关民国时期西方探险家在横断山脉探险的长篇小说,已经写了三个月。在被那一刻击中后,他放下探险小说,开启了另一部小说的写作,并将其命名为《云中村安魂记》,也就是后来的《云中记》。

云中是阿来虚构的阿坝州一个被地震夷为废墟的藏族村庄。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他在灾区时一直听的音乐。“写作这本书时,我心中总回响着《安魂曲》庄重而悲悯的吟唱。”阿来在题记中这样写道。

小说中,祭师阿巴的故事源自一个从移民村回到被地震摧毁的村庄祭奠亡灵的祭师的真实经历。“那个形象刻在了我心里。”阿来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只是在跟随他,记录他,直到他走向生命非常辉煌的那个终点。”

阿来为祭师阿巴创作了前史。阿巴的父亲曾经也是祭师,放炮时把自己炸死了。阿巴上过中学,是云中村的第一个电工,后来水电站被泥石流冲毁,他死里逃生,一度失忆。后来,他经过培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月领几百块钱,但对祭师的古老传统将信将疑。大地震将他推到了生与死的边界,他肩负起祭师的职责,每天主持安魂葬仪。

云中村处在一个大滑坡体上,全村因此整体搬迁到了移民村,阿巴也当了近四年的木工。但他仍忘不了已成废墟的故土,于是身披祭衣,敲起羊皮鼓,逐家为亡者招魂。在一次地震之后,阿巴选择随无人的村庄坠入岷江,与祖先和亡者永远在一起。

“灾后重建是很艰难的,更重要是人的生活、信心的重建——每个家庭都破碎了。”阿来曾和麦家、杨红樱、谢有顺等人发起捐助,筹得一百万元,最后用作震中的漩口中学的奖学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