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运叙事的“底气”
奥运还很少这样深刻而全面地影响一个国家,当中国遇上全球化、商业化、法治化的国际性盛会,会有什么样的互动和改变?
责任编辑:邓科 李小鸣 郭力 资讯 陈 斌
北京,4000万盆盛开的花卉、1.2万座粉刷一新的建筑物,以及崭新的体育场馆正在等待奥运会的召开。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热情、有实力的主人。中国将向世界展示三十年中积累的自信,也有着迫切的沟通期待。
不过,对尚位列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讲,办一场由发达国家来设定标准的奥运会也并非轻而易举。“7年前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我们是在低端的水平下向国际奥委会的高端需求去努力。”《2008奥运总体影响研究》项目经济部分执笔人姚永玲说。
“北京的环境质量虽然比不上法兰克福和悉尼,但并不差于雅典,并已总体上达到WHO设定的指导性标准。”此项研究的负责人邹骥说。
这项名为《2008奥运总体影响研究》的工作开始于200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的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负责,他们将在2010年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研究报告。该研究是受国际奥委会委托,旨在观察奥运会为城市与国家带来的各方面变化。这在奥运史上还是首次。
奥运还很少这样深刻而全面地影响一个国家,除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1964年的东京奥运及1988年的汉城奥运。当中国遇上全球化、商业化、法治化的国际性盛会,会有什么样的互动和改变?
仅仅7年时间,北京就已完成多个场馆的建设、将绿地面积增加到51%、扩大了地下铁路网、把重工业迁出市区、为公交车和出租车改装天然气发动机等工程。数字无法表现,这些工程如此艰巨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是中国做到了,源于三十年的改革积淀和独有的体制。
虽然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元浦并不认同“举全国之力办奥运”这样的说法,但他也承认中国政府有着比别的国家更强的执行力与推动力,“可能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