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ALK关正文:《见字如面》并不是逆流而动

发自:南方周末

历次南方周末N-TALK的演讲舞台聚集了来自科技、文化、商业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在这里,我们摘掉各种滤镜,不以俯角鸡汤煽情,不以仰角围观潮流,用真实的人物面孔和真诚的智慧分享,与大家在思维中横穿当代中国,纵观变革创新的力量。2017南方周末年度盛典N-TALK专场,犀利探索“连接·共生”的进取之道。

《见字如面》总导演、实力文化创始人:多元共生与常识坚守

以下为关正文演讲实录:

今天我带来的题目是顺着南方周末年度盛典的总标题出的,叫《多元共生与常识坚守》,下面有两个小题目。

多元生态与多元偏好的共生

刚才主持人强调,百花齐放的前提是百家争鸣。在我看来,今天尤其要重视的是多元生态的共生,尤其要捍卫的是多元生态共生的可能性。

举几个例子。前一段时间,大家都会听到很多指责的声音,说我们现在的视频节目里是不是低俗的、搞笑的、感官娱乐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整个民族是不是会因此娱乐至死?这甚至成为了社会共识式的担心,但在我看来,这样的节目品类,无论你个人是不是喜欢,你的偏好是不是认同,它都是多元文化生态的一部分。只要它没有真的去超越了人类道德的基本底限,还有比如国家政权稳固的基本底限,我认为都是应该作为多元生态,让共生现象能够维护的重要元素。反而,在人们越说我做的节目是清流、是另类的时候,我自己越是警惕。

任何一个品种或物种,都不可能把其它物种都屏蔽掉,只剩下它时,还能够健康正常地成长。因为它失去了参照,也失去了竞争,没有了提升自己的动力。任何品种的一家独大,本身都是危险的。同时,任何一个品种被反多元化屏蔽,也同样是危险的。所以,我想提醒大家,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尊重文化的多元,而在今天,这种声音相对偏少。

当然我们也要尊重个人偏好。大家都知道,拥有的受众规模的多少在今天的传播里很重要。不光是走流量、向市场兑现收益的人,要追求某种价值传播更需要流量和受众的规模。无论你认为自己有多少价值,没有人看你的时候,你还是没有价值。

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出了一个社会基本矛盾的新描述是关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大家共同期待的美好生活,实际上远远不止于物质,或者说物质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美好的精神生活。美好精神生活的构成,第一条就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是单品供应、单一价值观。

我们都有偏好

作为生产者,我们可能偏好那种内容价值更高一点的,但是我们应该尊重各种多元价值,包括感官娱乐。先说感官娱乐,为什么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娱乐至死。这可能是我过于保守,但在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的人类发展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民族真的能够让自己娱乐至死。所以这个担心本来是不必要的。

但是,我们确实看到了感官层级的娱乐节目在整个传播领域,占有了最大规模量的市场、数量和人群。这件事可怕吗?我觉得没什么可怕的。因为在我看来它就是一个短暂的现象,我把它命名为代偿作用。前几年,之所以感官型娱乐节目“迸发”,是因为此前的年代过于缺少,甚至没有。这是一个天性需求,人类文化消费本来就应该有。

所以,当互联网传播出现这种方式,或者说我们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内容红利期,这个品种集中爆发,看上去好像洪水猛兽,但是在我看来是一个短暂的代偿现象。人类文化自有它的力量,自有它的修复功能,它会让我们大家迅速的再走回常轨上去。这就是我们刚刚经历过的现实。

像《见字如面》这样的节目为什么会有空间?很多人都说我们叫做逆流而动,我说不对,我们一直是回归常识,一直是顺流而动。因为这本来就是人类文化的主流。只不过短短的几年大家看多了其它东西,以为人类文化变成了那样,以为只有那样才拥有受众。其实这些东西本来就在。

今天无论是电视还是互联网传播,都呈现出热点高度趋同的状态。本来互联网是可以化解的,因为它是一个海量的存储平台,像我们面对着巨大的超市,每一个品种都在可以通过引导系统被迅速找到。但是,今天的互联网传播平台还没有这样的一种格局,大家还是用一个窄化出口。在核心的互联网平台上,一年在节目热点的制造上,我估计能成功的不超过20个。

要热大家都热。《见字如面》的高峰期是3.6亿流量,其中的2.4亿是几个小时内造成的,我们连庆祝过亿点击的海报都没来得及做。腾讯在社交平台上打了一个小消息说《见字如面》这期有什么,你就能感觉到互联网的力量之大,制造热点的力量之强。我们都在这样的一种细心引导下,不断的做高度趋同的消费。

但是在我看来这也是短暂的,因为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互联。下一代的互联网,一定是分布更加广泛的、点状的,一定会更方便找到自己喜爱的东西。在结构问题解决之后,人群的本来喜好和多元选择就会凸显出来。把未来时代描述成一个永远会高度趋同、热点集中的时代,我觉得有违常识。

人民创造历史

这个话听起来有一点高大上,但是就是现在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文化生产、艺术创作,在全球都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的事情。文化消费的群体是以文化偏好划分的。

现在有几个比较荒诞的概念,比如说把内容的消费群的价值观分成80,90,00,全世界都没有这么分的,只有中国老在说。80,90,00的概念只建构在我们50、60、70的人可能终身学习能力没有养成好,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学习速度可能比80、90会慢一点。但是真的存在那个所谓属于80的价值观,或者说区别于80和90的价值观吗?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人,从来都是以群分的,而不是以年龄分的。《见字如面》的青年观众,据腾讯给我的数字,25岁以下的青年占到了79%。你不能说这样一个所谓强调内容价值的作品只适合中老年人,而其实年轻人也很喜爱。因为今天有足够广大的教育人群,他们对于价值内容消费的固定预期非常高。只不过可能原来这个领域供应的产品数量不足,于是大数据的描述会有所偏颇。你供应了,改变了大数据,你可能会看到另外一个景象。人类文化消费的主流,其实一直都在。

大家最近经历了一个因为娱乐而产生的娱乐事件,就是《演员的诞生》和袁立同学的争执,我看这件事的时候我在想,第一,这件事也是你们传统媒体之功,谁比谁高尚,咱们可以说一说。第二,我敬佩两个,一个是人民日报后来发了一篇文章,结果两边都引述,说,谢谢,谢谢,你说得太好了,这是语文水平的问题。第二个是一个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把袁立同学比作刘振云作品《我不是潘金莲》里的那个潘金莲,都是从一个不大公正的起点出发征求公正等等。文章写得特别好,但我发现跟帖的人一大半,没看懂文章到底是夸袁立还是挺袁立。但这个并不妨碍我的观点,叫做人民创造历史,并且创造文化,人民把握主流。因为只要人群数量足够大,主流的声音,主流的是非好恶判断都会是趋于准确的。

主持人刚刚也在说命运共同体的事。当我们强调中国特色的时候,我们怎么在精神的领域里去构筑全人类能够共享的精神共同体,这在今天还是一个新课题。在我看来,现在我们很多的文化努力方向,里面包含了文化的自信。

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更多地强调跟世界的可沟通性,强调我们跟全人类的同情共感,可以分享给全人类的文化成果。这样的一种努力,包括了我们面对自己古典文化的态度。我们做的《汉字听写》、《成语大会》,大家都说这叫文化类节目。我说不对,因为所有的节目都是文化节目,餐饮、唱歌,不都是餐饮文化、音乐文化吗?我们这个撑死了叫做传统文化传承节目。

但是恰恰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是最应该警惕的,因为那里面含有太多的糟粕,应该是只有用于今天、而且只有能够放在全球参照系里面依然有价值、以供给我们解决今天困境的东西,才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的传统文化。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