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碳交易市场
中国坐拥如此庞大的碳排放市场,但中国企业却一直低价出售碳排放权,而等到中国企业也需要购买碳排放权之时,市场价格将非常高昂,它们其实是在透支未来。
责任编辑:吴传震
国内企业一直在低价出售二氧化碳排放权,而等到将来它们也需要购买排放权时,市场价格必定非常高昂,这其实是在透支未来。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省开始计划建立碳交易市场,以获得国际定价权
中国诱惑
地球越变越暖,很多人却因此获益。和许多掘金中国碳排放市场的商业组织一样,在过去两年内,Camco这家国际碳资产信息咨询公司的经理们奔走在中国的大地上,寻找着一个个地球变暖时代的“金蛋”。
根据《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需要在2012年之前达到约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但发达国家几乎不可能依靠自身努力达到这种要求。因此各国约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量的方式来履行减排义务。
通过这种制度设计,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将获得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这就是被冠以“废气买卖”名头的CDM——清洁发展机制。这种机制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少排点废气就能赚钱”——对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中国企业一度难以理解,但现在越来越被中国企业接受。“相信十多年前,别人都会认为CDM是一个骗人的伎俩。”中海油能源投资公司CDM项目主管孙颖说,“现在很多公司追着这些咨询中介、买家。”
在孙颖的印象中,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火爆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关键原因是国际投行进入这个市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国际投行发现炒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