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儿童”保障体系缺什么?
村级、乡镇、市县三级专人负责儿童福利,政府部门有事务协调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对孤儿、弃儿、困境儿童等进行“兜底”,同时,能够向社会提供特教及康复治疗等扩展服务。
发自:贵州毕节
责任编辑:张玥晗
毕节市儿童福利院内部。
(本文首发于2019年7月4日《南方周末》)
村级、乡镇、市县三级专人负责儿童福利,政府部门有事务协调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对孤儿、弃儿、困境儿童等进行“兜底”,同时,能够向社会提供特教及康复治疗等扩展服务。
陶进认为,出现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原因是“关爱服务不够专业”,专业社工、心理服务人员非常欠缺。整个毕节市仅有38名注册社工,有一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专业人才过于稀缺。
“不太可能(是真的)”。贵州省毕节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李婧杰当晚看到了网络流传的信息。
2019年6月26日傍晚,一则“毕节、凯里福利院有未成年儿童被性侵”的消息,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中迅速传播。当晚,国家民政部及贵州公安、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相继表示详细核查。
调查人员随即奔赴毕节当地9所儿童福利院、黔东南州6所儿童福利院及5所社会福利院全面排查。6月27日午间,贵州警方初步查明为谣言,发帖人赵某某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调查结果验证了李婧杰的判断。她对毕节儿童福利院有底,也常去各县区的儿童福利院检查指导,但觉得有点冤,这里的儿童福利院已经“不是以前大家认为的孤儿院了”。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涉及儿童的恶性事件引发社会热议,困境儿童如何保障成为舆论焦点。随后几年,从国家到地方,关于困境儿童保障的相关政策陆续发布,力图形成家庭尽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格局,全面改善困境儿童的生活状况。
2019年5月底,民政部等10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政策进一步明确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服务方向,提出提升未成年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能力,加强工作追踪监督,完善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工作跟踪机制。
在业界专家看来,我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正在发生明显改变,“整体来看,我们一直在进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高华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福利院和大家想的不一样
据毕节市儿童福利院保安介绍,2019年6月27日一早,排查组来到毕节市儿童福利院,一行人共五辆车驶入院内,排查两个多小时。
毕节市儿童福利院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德溪办事处甲秀村,地理位置较偏僻,从福利院至公交车站需步行15分钟,目前养育儿童总数为99名,包括孤儿/弃儿69人、特困供养儿童13名、困境儿童9名、流浪未成年人/儿童4名、托养康复儿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柯珂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