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识产权制度往事: 作为弱者与作为强者的不同策略

哪些因素主导或影响了美国从一个殖民地成长为世界第一强国?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专业视角必定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多给出一个视角:知识产权制度的视角。

美国是当今第一科技强国,又被视为一个以“知”立国的国度,这两者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个中的关系非常复杂,绝不只是“因为重视知识产权,所以成为科技强国”那么简单。作为弱国的美国与作为强国的美国,对知识产权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让我们一起还原美国知识产权的历史,以感受知识产权问题的复杂性吧。

责任编辑:陈斌

杰斐逊质疑垄断的声音始终在天空中回响。在美国,大公司通过专利权垄断市场的现象一直受到诟病。图为托马斯·杰斐逊纪念堂中的杰斐逊像。 (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6月27日《南方周末》)

哪些因素主导或影响了美国从一个殖民地成长为世界第一强国?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专业视角必定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多给出一个视角:知识产权制度的视角。

美国是当今第一科技强国,又被视为一个以“知”立国的国度,这两者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个中的关系非常复杂,绝不只是“因为重视知识产权,所以成为科技强国”那么简单。作为弱国的美国与作为强国的美国,对知识产权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让我们一起还原美国知识产权的历史,以感受知识产权问题的复杂性吧。

知识产权入宪,与封建专利权切割

1787年9月17日,《美国宪法》诞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国会有权“保障著作家和发明家对各自著作和发明在限定期限内的专有性权利,以促进科学和实用技术的进步”,这就是著名的专有权条款。

这在当时意义非凡。

在此之前,十八世纪的专利权与我们熟悉的知识产权概念相距甚远,那是一种源于中世纪的封建特权,指的是君主授予机构或个人某种商品垄断市场的专有权利。君主授予专利权的对象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对亲贵的赏赐,也用来资助骑士团、修道院之类的宗教机构。在国库空虚时,君主也会出售专利权以换取现金。

直到中世纪后期,各国之间出现了技术竞争。由于意大利各邦国的工艺发展迅速,成为其他国家“挖墙脚”的主要目标。专利权时常用作引进外来技术、吸引技术人才的奖励,比如法国王室授予威尼斯制镜工人的专利权。

但当时,封建的专利权占绝大多数,因此被垄断经营的商品五花八门,连扑克牌也未放过,臣民怨声载道。162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垄断法》,用以限制和规范王室滥发专利权,不过议会认为“用技术换市场”的技术型专利符合公共利益,专门予以了保留。

这一时期正是英国向北美移民的高峰期。北美殖民地人对母国的专利特权泛滥深恶痛绝,各州议会纷纷出台了禁止垄断特权的法律、法令。

但18世纪后,各州颁布技术型专利权变得普遍,绝大多数都与技术引进、工艺改良有关。也就是说,在独立前后,北美人民对专利权的态度相当微妙,反垄断的氛围相当浓厚,但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具备了“亲专利”的条件。

在这一背景之下,专利权条款顺利入宪。技术专利从封建专利特权中分离出来,知识产权观念雏形初现。

按照宪法的安排,授予专利权的权力属于国会。但是,第一次国会期间,大量专利申请递交到国会后,国会发现处理起来非常困难。专有权条款中的版权问题较为清晰,国会尚有能力应对。而技术领域的“发明”如何界定、“以促进科学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