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想触碰却又收回的筷子 | 低碳培训初体验
10,既代表前一个阶段的圆满,也是新一个阶段的出发。
发自:南方周末
(活动推广)
10,既代表前一个阶段的圆满,也是新一个阶段的出发。
南方周末主办的绿色传媒研究奖学金班,从2009年至今已历十载。十年间,有着“最豪华嘉宾阵容、最专业大咖授课、最融洽学习氛围”的奖学金班,一点点走向成熟。我们邀请了诸多嘉宾大咖,为绿色议题激扬于讲席;又有一批批来自媒体、政府和NGO的学员,在这里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友情。
十年来,奖学金班的足迹遍布全国,南方周末先后邀请来自联合国环境署、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机构的政府官员和权威学者,为四百余位业界精英提供帮助。培训结束后,学员们仍保持良好的互动。
2019年6月14日,在台达集团的鼎力支持下,第十届奖学金班于江苏同里古镇开班。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编委、南方周末总编辑、南方人物周刊主编王巍首先致辞。他说,2019年也是南方周末绿色新闻板块创版十年。十年前,南方周末审时度势,在市场化机构媒体中首创绿色新闻板块,聚焦环保、新能源、低碳等领域的深度报道。
随之而来的十年,中国进入了环保大时代,每一个人都关心身边的空气、水和土壤。南方周末也有幸参与到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宏大主题之中,助力中国环保事业更上一层楼。本届奖学金班话题聚焦于节能与低碳。在能源改革和环境教育开始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能源报道需要更专业化,也需更大众化。
在绿色先锋之路上,南周其实并不孤单。台达发言人暨企业永续发展部资深协理周志宏在随后的致辞中提及,台达集团在2018年获得了南方周末颁发的“年度影响力企业”,正因其“环保、节能”的绿色发展理念。他在产品节能、工厂节能和绿建筑节能等方面,分享了台达践行CSR(企业社会责任)的心得。
食与行之外,台达提供的低碳住宅获得了学员的点赞。这栋部分电能来自太阳能的建筑,通过楼宇智能化系统实现节能减排,例如人离开房间,电器和灯会自动关闭。从2006年起,台达已经在全球累计建了27栋这样的“绿建筑”。
本届学员从踏出家门的那一步,就已经开始记录碳排放。乘坐的是飞机还是高铁,用餐时夹的是牛肉还是生菜……每一个微小细节,都可能决定你是否能成为“绿色达人”,获得台达赠送的低碳礼包。当然,无论学员选择碳排放较高的飞机或是较低的高铁,奖学金班依旧秉承一贯的理念,全程免费。
正式的课程从探讨能源报道中专业性与大众化间的关系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能源经济系主任宋枫带来了能源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弥补了在场的媒体学员们做能源报道时缺乏知识体系之憾。
《南方能源观察》杂志副主编冯洁则告诉学员们,能够“出圈”的能源报道,往往既直击问题根源,同时保持着对“人”的基本关注。
台达中国区能源管理组织执行总干事洪峰成以台达为例,为学员们讲解企业能耗管理如何优化的命题。
《电动汽车观察家》总编辑邱锴俊则对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做出了独到分析。
弃光弃风、煤炭消耗控制等“低碳”热点话题中,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中心主任高虎阐释了风电、光伏行业的最新政策和数据,并对未来中国能源转型战略进行了展望。
“富煤贫油少气”的中国,如何减少对煤电的依赖?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高级分析师康俊杰解读了国家开展煤控以来的一系列措施。虽然他表示“很难预测2025年之后,中国煤电到底会怎么样”,但是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增加,存量当中煤电仍然占主力,新增的煤电将会很少了。
除了听课,伴着同里湖的夏日熏风,学员们还走进台达吴江工厂。通过实地感受,他们对台达经营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学以致用。结课前的作业展示环节,成为了不同职业背景的学员们展示“绝活儿”的舞台。有的用幽默的短视频演绎“如何在上海大妈面前扔掉珍珠奶茶杯”,有的将“有机食品是不是真的低碳”的话题发散成深沉的哲学思考;还有的查找了诸多资料,追寻捐赠的旧衣服究竟去哪儿了。
十年的奖学金班里,不仅有授课嘉宾分享专业内容,学员们也贡献了诸多有创意、有思考的学习成果。成果背后,是一起熬通宵的团结和对绿色议题的认同。而这份团结和认同,是短短两天的培训中所凝结出的。
时光转瞬即逝,学员们带着收获离开,而绿色传媒研究奖学金班将继续接力,肩负起环保界的专业培训和跨界交流的使命,期待孕育出更丰硕的果实。
十年,从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