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锁桥 林语堂属于21世纪

钱锁桥认为,林语堂一辈子思索的是如何让中国文化重生,以及再造一个新的世界文明,“中国文化的重生之道”关键在于批评,一种具有全球视野、带有理性和建设性态度的批评

责任编辑:周建平

钱锁桥认为,林语堂一辈子思索的是如何让中国文化重生,以及再造一个新的世界文明,“中国文化的重生之道”关键在于批评,一种具有全球视野、带有理性和建设性态度的批评

新世界

上世纪80年代,北外毕业的英语系学生钱锁桥(本名钱俊)和身边的同龄人都在跳迪斯科、留长发,“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从萨特到福柯,个个谈哲学,个个都是诗人。”

等他到深圳大学外语系教书并兼任外事秘书时,问起一位美国外教,现今西方最牛的大哲是不是叫福柯?他是怎么回事?外教借给他一本《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一头扎进去看的钱锁桥,由此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福柯探讨的是西方的现代性问题,方法和视角新颖,批评尖锐深刻,在当时西方世界备受推崇。钱锁桥索性将这本书翻译成了中文。

在书店,他偶然还碰到一本叫《中国人》(《吾国吾民》)的书,是一个中国作家英文著述的汉译,“作者的名字叫林语堂,此前从未听说过。书中对中国、中国人的话语完全是一套新的说法,但当时还不知道如何消化。”

几年之后,他去了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读书,在图书馆发现了满满当当的林语堂英文作品,他立马读了个遍。“中文的书要去东亚图书馆看了,这才算是我第一次真正在文本中接触林语堂。”

他逐渐从那个时代对西方理论的集体痴迷潮流中抽离出来,继而追问,我是谁?所谓的新的中国从哪里来?中国文化如何融入现代?“这就涉及到五四新文化一代人的东西,我后来发现,整个一套强加给我们的叙述,是有问题的。”

1994年钱锁桥回国了一趟,有意识地搜遍了当时国内有关林语堂的所有论述和文章。尽管类似“买办资产阶级文人、帮闲文人”这样的字眼已经很少,但结果依然让他大跌眼镜。“批评者完全没有读过林语堂英文的著述,关于中文作品也集中在散文分析和左翼对林语堂的批判。字里行间更多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本身的话语,他们小心翼翼地想为他正名,但又不知如何言说地紧张。”

在美国求学、任教,继而赴香港城市大学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任教,钱锁桥与在西方生活30年的林语堂有着类似的跨文化经历。但有关1936年林语堂移居美国后的写作、生活,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成果与分析,海内外学界一直鲜少有人涉及。

这份空白里,有知识结构(语言壁垒)的局限、信息缺失的天然因素,也有学术界涉及意识形态的认知鸿沟。“中国作家写的英语文学,到底该不该列入现代文学史呢?包括美国,民间视他为畅销书作者、介绍东方的‘生活哲学家’,但知识界特别是左翼,也对他或反对,或避之唯恐不及。”

2019年初,钱锁桥耗多年之力写就的《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繁简体版本几乎同时出版。在今春回国做讲座、沙龙的过程里,不断有读者表达对林氏《苏东坡传》的喜爱,很多人说,因为看电视连续剧《京华烟云》才了解到林语堂。而像汉学家顾彬这样的评论圈内人士,也连连问他:林语堂英语怎么那么好?

“他英语的确好,这都要归功于他在圣约翰大学念书的教会教育背景。但这不是林语堂最大的价值所在。”钱锁桥微蹙眉头。“和大部分西化派知识分子不同的是,林语堂一辈子都关注中国文化的问题。也就是说,他的西学背景资源主要是为中国文化之转型和重生服务的。我希望大家能认识到他critic(批评家)的这个身份。”

从右至左:鲁迅、林语堂、伊罗生、蔡元培、宋庆龄、萧伯纳、史沫特莱于上海,1933年。改革开放前,国内出版界刊登该照时林语堂和伊罗生的影像被抹去

批评家

以倡导“闲适”和“近情”出名的林语堂,天性里有冒险、反抗不公的因子。1920年代中,他和北京的学生一起上街抗议北洋政府,向警察扔石块。此后到厦门大学任人文学院院长,后来索性奔赴国民革命中心:武汉。

他满腔热忱地投入了1927 年的国民革命,结果革命却以不同党派合作破裂结束,林语堂对此相当失望。

“到30年代他不要革命,这和左翼的一整套政治理念是不一样的。他并不革国民政府的命,而是要坚持一个知识分子能够批评的底线,即使(他的批评)经常遭到国民党的抵制。”钱锁桥提到林语堂在1930年初给寰球中国学生会做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