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的时间线,是被节日标记的
他们用欢聚标记了端午,所谓朝气与传承,便是如此
发自:南方周末
(本文为推广信息)
1.当我们谈论端午,我们谈什么
当代青年的时间线,是被节日标记的。
春节是相聚和别离,清明是追思和踏青。五一是一场短途旅行,十一可以来一场长途“私奔”。中秋到底要不要回家?元旦一过,年龄又要被+1,但从心理上来讲,还是要到过年,才算过完这一年。
而对处在一年中间的端午节,人们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对屈原的纪念。端午节为什么变得有点“尬”,我们采访了几位各行各业的青年代表:
@不爱写代码的程序员kk
每年端午节
公司都要发米发油发粽子以示人文关怀
实际上去年发的那一堆还在厨房没用完
漂泊在外不回家的端午节
连应节的食物都失去了意义
@high到天明的广告狗翠花
每年端午最难熬
毕竟围绕“粽”字能做的文章不多了
粽情重意,粽在参与,大局为粽
······
古人过节还要划个船写个诗
明明是个好玩的节日
怎么现在大家都只会玩谐音梗呢?
@一只麋鹿的吃货胖砸
端午节彻底变成粽子节
连卖咖啡的都做起了四不像粽子
但是小时候
奶奶用柴火大锅煮一夜的粽子
那味道再也找不回来了
@天天瞎说大实话的某白
说到端午节
最有节日氛围的地方
难道不是朋友圈吗?
2.端午节只配活在朋友圈?
虽然每个传统节日,都难逃“不再传统”的宿命,但对于端午节,吐槽似乎来得格外无情。
也难怪,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中,春节、中秋主打团聚,清明追思先祖,都是和家庭紧密相关的节日,血脉亲情,是永远的羁绊。
小时候的端午节,还有快乐游戏的部分,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个“王”字,头发、手腕上扎着五彩绳,胸前挂个咸鸭蛋,佩着五彩香囊,雄赳赳气昂昂的和小伙伴们在街头巷尾疯跑······
长大以后,我们连这种简单的快乐都不复拥有。发个端午问候都要考虑道一声“快乐“还是”安康“,连粽子都吃得意兴阑珊。纪念屈原最好的方式,大概是发条朋友圈“感谢屈原大大送我一天假”。
但,端午节真的只活在朋友圈吗?
其实有些传统活动,至今都没有褪去流行,比如传承千年的龙舟竞渡。
在我国很多地方,龙舟赛都是端午节的重要传统,延续千年。而且,不同于其他以“家庭团聚”为主题的节日,端午更多强调的是“社区团聚”——赛龙舟,包粽子,互赠雄黄酒,四邻八乡,共同庆祝。
3.“圈外”的端午,很精彩
端午划龙船的民俗,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对赛龙舟最为热衷的,要数岭南人。
珠江水系发达,为赛龙舟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而广府文化中,端午节敬神的对象是水中的龙母,划龙船敬神酬神,祈求平安,也为赛龙舟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根基。
广东人称赛龙舟为“扒龙船”,是很多人从小玩到大的活动。自1995年广州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以来,这项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参赛队伍从广州本地扩展到全国各地,甚至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队伍来参赛,传统的端午节,以这种方式联系起全世界的华人血脉。
激荡珠江,风生水起,跟随父辈、兄弟一起在各个河涌扒龙船的年轻人,也将这段记忆传承下来——
2019年,南方周末x神武3联合制作《佳节人间》系列视频之端午篇,来看龙舟、扒龙船的,有几十年的朋友故交,有天天见面的父子兄弟、姑嫂妯娌,更有年年不远万里赶回国的亲友。
一条条龙船,承载的是一代代人,关于端午的美好回忆。
4.走出朋友圈,风生水起过端午
船桨踩着鼓点节奏飞舞,今年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除了一以贯之的传统,也因为《神武3》的加入而有了不一样的精彩。四海八方亲友相聚,以快乐之名来一场比赛,结束之后坐下来一起庆祝,这一点是赛龙舟活动的精华。更多的年轻人放下手机,走进生活,去感受一个“风生水起”的别样端午。
今年端午假期恰逢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会场活动便是于6月7日至1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岭南文化闪耀全国盛会,赛龙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能够不仅仅活在非遗名录中,而是真正的存在于大家的生活里。
游戏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可以成为生活中的亮点。就像端午,因为有了“扒龙船”,就有了期待,有了回忆,有了快乐。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