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书五经到四大奇书:一个新的文化传统的确立

“四大奇书”其实是比照“四书”来命名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四大正书”,《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则是“四大奇书”,“正书”代表的是大传统,“奇书”代表的是小传统。

责任编辑:刘小磊

正如西方民族国家意识的萌生,伴随的是各国民族文学的兴起,意大利有但丁、英国有乔叟,中国也要在西学东渐时代重建民族文学与文化。图为刘继卣绘《大闹天宫》。 (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5月16日《南方周末》)

“四大奇书”其实是比照“四书”来命名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四大正书”,《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则是“四大奇书”,“正书”代表的是大传统,“奇书”代表的是小传统。

考察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可以有多种角度,比如,从国家体制的演变着眼,可以将西周至1911年间的中国文化划分为封建时代的文化、帝制时代的文化;从文化的载体着眼,又可以分为以简帛为书写工具的时代(东汉以前)、以纸为书写工具的时代(东汉末至北宋)、活字印刷时代(南宋至清中叶)、机器印刷时代(清末以降);从社会经济形态和国家管理形态着眼,还可以分为上古文化、中古文化、近古文化、近代文化;从“哲学的突破”着眼,则特别关注中国思想史上几个重大的变动时代,如春秋战国之际、汉晋之际、唐宋之际、明清之际;这几种不同的角度之间,有重合之处,也有歧异之处,各有其阐释优势,又各有其阐释盲点,因而可以互补而不能相互取代。

一、从五经到四书

从世代更替的角度选择中国文化经典,其首选无疑是“五经”“四书”和“四大名著”,而“四大奇书”则是“四大名著”的雏形。

自西汉至盛唐,经典的数目虽然不断增加,有“七经”“九经”“十二经”之称,但延续的仍是以“五经”为核心的经典体系。这一体系从中唐起才逐渐被以“四书”为主的经典体系所取代。这并不是说“五经”就不重要了,而是说“四书”在思想文化上的影响力更大,“四书”取代“五经”成为意识形态的重中之重。西汉大儒董仲舒教人以五经六艺为本,隋代大儒王通著《续六经》授徒讲学,唐太宗命孔颖达修《五经正义》,所看重的首先是“五经”。而中唐韩愈等人已注意到《孟子》《中庸》《大学》的重要性,发宋代理学之端,至宋代大儒如二程、张载、朱熹、陆九渊等人,虽然学术主张不尽相同,但在论为学次第和内容时都有相似的见解,那就是对“四书”特别重视。诚如吕思勉所言:“唐中叶以后新开之文化,固与宋当画为一期者也。”

“四书”取代“五经”在很大程度上与佛学冲击、挑战儒学影响力相关。相较儒学,佛学的优长在于其心性之学。自魏晋南北朝时代,佛学由波若本体论向涅槃心性论转化,佛学逐渐找到其特色议题,涅槃佛性成为佛学主流话语。对心性之学的纵深开拓,使得佛学渐脱玄学苑囿,至隋唐以降而大张其道,士庶上下的思想疆域多为佛学所占据。

为了和佛学抗衡,复兴儒家的文化传统,必须对过去的儒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