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梅花与中日文化交流兴衰

选择这一作品除了字面的嘉言美意之外,似乎还多了一层否极泰来的隐喻。
年号的中国文化含量多寡,与施政者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责任编辑:陈斌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日,日本东京,赏樱名所挂起了写有新年号“令和”字样的灯笼。 (东方IC/图)

选择这一作品除了字面的嘉言美意之外,似乎还多了一层否极泰来的隐喻

年号的中国文化含量多寡,与施政者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日本公布新年号“令和”,官方解释是典出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引起了我国舆论的热议。有媒体和学者提出日本年号与中国典籍紧密相关,此次改用《万叶集》也难以割断和中国文化的关系。这有待商榷。

有日本天皇直接使用中国年号以示向慕中华贤君,比如清和天皇用“贞观”年号,而且足足用了十八年,对唐太宗的敬慕之意表露无遗。

也有一些年号很特别,日本特色与日本元素更多一些。

645年至654年在位的孝德天皇使用过两个年号:第一个就是鼎鼎有名的“大化”,出自《尚书》;第二个则是“白雉”,大化六年有白色的雉鸟出现,朝廷视为祥瑞,遂改元“白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温翠玲 校对:胡晓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