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纬 博物馆里的“网红”人类学家
“你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每一件器物,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但如果你有想象力,可以从这一角想象到水面下的巨大冰山”
责任编辑:周建平
“你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每一件器物,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但如果你有想象力,可以从这一角想象到水面下的巨大冰山”
张经纬是个很棒的聊天对象。
譬如,当我跟他回忆起读大二时第一次到上海博物馆的奇妙遭遇——在青铜器馆,一位操着上海普通话的保安爷叔主动为我们导览,带着我们一路参观、讲解,对展厅里的每只鼎和编钟的年代、来路、使用者、铭文内容和铸造工艺,都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我也觉得我们的保安很厉害呢。”他笑嘻嘻回复说,“其实,都是寂寞惹的。”
“寂寞”二字早已成了白头宫女的往事。我们见面是在周二的正午,上博最热门的“董其昌和他的江南”特展近尾声,张经纬参与的“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已经结束。从底楼的青铜器馆到四楼的少数民族工艺馆等常规展厅,进进出出的人依然不少,不时看到三三两两的来客凑近展柜的玻璃,窃窃私语地讨论着。
午餐时间,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餐厅也颇为热闹。
“今天已经是人流量最少的日子。”他绕了几个圈,好一会儿才找到一张比较安静的空桌坐下,“观展人数,也是我们每年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近两三年,借着国家的文化战略和《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国内各大博物馆成了公众趋之若鹜、游人和旅行团“打卡”的热门圣地,譬如北京故宫,已成为有巨大商业价值的“超级大IP”。
2018年,这位就职于博物馆的青年人类学者、活跃于各大媒体的“红人”蹭着这一波热度,上线了自己的音频课程,紧接着推出同名书——《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该书得到知识领域的“超级网红”罗振宇连续三期的推荐。
在节目里,张经纬一开始就向听众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但是,我要问你一句话——你真的可以拍着胸脯保证,你在博物馆里全看明白了吗?”
“冰山”与“一角”
“我是一个人类学家,我能解答所有人类的问题。”
这是张经纬的微信签名档,表面的“自我标榜”之下带着一种自我调侃。因为言必称人类学,圈中友人送他一个带着几分挤兑意味的美号——“沪上人类学教主”。
2018年,在友人牵线下,一家知识付费平台找到张经纬,希望这位经常为媒体写作科普文章的青年学者来做一档人文历史类的付费音频节目。
思来想去,他最后决定“刷一波和博物馆有关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