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号大街与一个农民工的30年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城的第一代打工者,有些告老回乡,有些继续打工,还有的徘徊在去与留之间。

责任编辑:周建平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7期)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城的第一代打工者,目睹和追赶了经济发展最快速的30年,直到力气衰弱,“无法跟上发展的节奏”,有些告老回乡,有些继续打工,还有的徘徊在去与留之间。

苏永禾与陈琴妹

苏永禾与陈琴妹

刚到杭州任教的潘志琪住在城市东头的下沙区,2010年秋天,住处附近是正在建造的施工区,他入住的小区空荡荡,几乎只有他一人,连保安也费解为什么会有人选择住在这里。但他第二天起床时走到阳台,竟然听到一阵熙攘的声响,往下望看到一条初现雏形的棚户区,“生活气息特别浓”。

“在这么有规划和现代化的地方会有这样一些东西,破破烂烂,也挺脏的。很神奇,很魔幻。”潘志琪揣了一台小摄影机去了那片棚户区,此后七年,他都不断地在拍摄这里的人。

那是周围工地的衍生品:用废弃木材钉起来的桌椅、用绷紧的油布作屋顶和墙壁,春节时小卖部如果长时间没人看店,店主就取点水泥把窗口糊上,然后趁水泥湿乎乎的时候写上“春节回家”。而出没在这里的都是来自施工区的农民工,以及他们的家属。

棚户区所在的街道以数字命名,叫24号大街。街道所在的下沙区是从90年代开始开发的,集中了大量工业和科教资源,曾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开发区”。

“能不能把这些人的命运跟整个国家的大发展联合在一起?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他们这些人的权利应该如何去保障?”潘志琪的镜头跟着一对农民工在这里生活三年,然后离开24号大街、离开杭州、离开东南沿海城市,又回到24号大街,试图呈现一位一代农民工三十多年的生活方式和奇遇,并以这条街的名字为纪录片命名。

农民工——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在大地上像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一样常见。其中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城的第一代打工者,目睹和追赶了经济发展最快速的30年,直到力气衰弱,“无法跟上发展的节奏”,有些告老回乡,有些继续打工,还有的徘徊在去与留之间。

一只澡盆

潘志琪起初想拍群像,因为这里就像“全国各地到处都有的新区”。于是在棚户区转悠时,他选择了四组人物:那里有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国强,他“错过了90年代的深圳,错过了新世纪的上海”,如今来到杭州,在24号大街开餐馆;有一户生养着三个女孩的家庭,她们的父亲是工地的电焊工,噪音伤损了他的听力,所以讲话特别大声,有一次他大声告诉潘志琪,家里如果没有男孩的话,死了是不能进祖坟的;有一个中年男人,拿一杆烟枪,塞烟叶进去抽,他要赚足够的钱然后回家盖房子。

改变他想法的是苏永禾和陈琴妹。

潘志琪注意到他们时,苏永禾正光着膀子在街上搭棚,叼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