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男轻女的家庭,儿子往往更不争气?

父母重男轻女,既有观念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功利因素——养儿防老。但只是重男轻女环境下成长的儿子,以后真的靠得住吗?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为什么重男轻女的家庭,儿子往往更不争气?

父母重男轻女,既有观念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功利因素——养儿防老。但只是重男轻女环境下成长的儿子,以后真的靠得住吗?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为什么重男轻女的家庭,儿子往往更不争气?

《都挺好》(影视剧照/图)

最近,电视剧《都挺好》正在热播。该剧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讲述了职场金领苏明玉从小不受家人待见,生长在家庭的边缘,在孤独扭曲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故事。该剧一经播出在社交网络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比如关于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作为翻版樊胜美,苏明玉的遭遇也得到很多观众的共鸣和同情。

很多人谈到了《都挺好》中呈现出的重男轻女问题,不过该剧通过苏家三兄妹的成长境遇隐藏的另一个价值倾向则鲜有人提及,即重男轻女的家庭,儿子成人后往往还不如女儿,甚至不少儿子自私且无能,父母的养儿防老最终落空。

重男轻女的家庭,儿子吸取了大部分属于女儿的资源,怎么最终却更不争气?

翻版樊胜美

《都挺好》中苏家有三个子女。大儿子苏明哲,二儿子苏明成,三女儿苏明玉。因为苏母严重的重男轻女,所以从小苏明玉就不受待见,苏母将家里的所有资源都给了大儿子和二儿子。

比如苏明哲清华毕业后在家考斯坦福,考了两年,苏母支持他;苏明哲考上斯坦福,只能拿到半奖,每年自费要10几万元,苏母砸锅卖铁,掏空家里积蓄,还把女儿的房间给卖了。

二儿子苏明成油嘴滑舌、甜言蜜语,很会讨苏母开心。苏明成成绩很差,高考时连本二线都没上,苏母还是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7)


138****6592
回复

138****6592

2019-03-18

这篇文章说的就是我们家吧?为生长在这种家庭的女孩们一声叹息,男尊女贱,最后,无论父母,还是子女,大家都不幸福。

176****0503
回复

176****0503

2019-03-18

这种类型的小说也是依托于现实社会来展开构思的吧

QQ用户
回复

QQ用户

2019-03-18

我小时候家庭就是这样的

Gungnir
回复

Gungnir

2019-03-17

用虚构故事来做论据,作者是没分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构

150****3813
回复

150****3813

2019-03-15

赞同许多网友的评论。作者根据一个虚构的电视剧得出这种结论,是不合理的,现实也不一定如此。要想了解真实情况,还需要近一步调查研究。

雲天
回复

雲天

2019-03-14

事实上你这个结论是相反的!

Nancy
回复

Nancy

2019-03-14

👍

184****3120

2019-03-13

请问这篇文章的作者:“往往”一词有数据支撑吗?如果有请表明,如果没有,我们读者可不可以直接给予否定性评价?

文龙
回复

文龙

2019-03-14

拿虚构的故事作为论点,是不是夸张了~再说我看到的儿子更有成就的也不少

白天也懂夜的黑
回复

白天也懂夜的黑

2019-03-14

这文章也能上南周

136205204
回复

136205204

2019-03-14

传统的中国家庭往往重男轻女,会造就要强的女儿,无能的儿子。但是这么要强的女儿心里非常缺乏安全感,往往害怕跟人过于亲近,也往往心里多少有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意识到和疏导很容易成抑郁症,而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和后果都不是谁能预知的。没一个缺爱的女儿并不都是幸运的苏明玉能遇到贵人老蒙,要父亲一样呵护苏明玉在工作上帮助苏明玉。每个人都是个独立的个体,任何人都不能相伴谁一生,万事都需要自己去努力和奋斗,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使命和人生任务这无所逃避和回避。在红尘万物中去历练和成长,希望我们羽翼丰满能够眷顾我们自己。

136****7564
回复

136****7564

2019-03-14

这篇文章只能算观后感吧。怎么能用虚构故事当论据呢?

138****2436
回复

138****2436

2019-03-14

重男轻女,国人之顽疾。

ETHAN
回复

ETHAN

2019-03-13

基本如此……

排山倒海
回复

排山倒海

2019-03-13

只生一个就挺好,不管好坏就这样吧

Hello it's me
回复

Hello it's me

2019-03-13

一方面因为在家他妈把他当儿子当天,但是在外面可没人把他当儿子。

184****3120
回复

184****3120

2019-03-13

请问这篇文章的作者:“往往”一词有数据支撑吗?如果有请表明,如果没有,我们读者可不可以直接给予否定性评价?

小麻雀
回复

小麻雀

2019-03-13

借一个虚构的故事来说明复杂的教养问题?这难道不是高考作文套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