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普利兹克奖得主矶崎新:创造能被肌肤感受的空间

2019年普利兹克奖于北京时间3月5日晚23点揭晓,获奖者为来自日本的建筑师矶崎新。

2019年普利兹克奖于北京时间3月5日晚23点揭晓,获奖者为来自日本的建筑师矶崎新。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曾专访了矶崎新先生

“我对创造带给世间的人们舒适生活的城市空间已经绝望。” 摄影 / 大食

(本文首发于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

8月13日下午,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建筑艺术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的标题是“未建成”,因为在矶崎新40年的建筑师生涯中,未建成的作品远远多于最终建成的作品。如果我们看到矶崎新曾经对一位采访者说过这样的话,就不会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意外。“我对创造带给世间的人们舒适生活的城市空间已经绝望,对厌恶这个城市,说城市坏话,对城市行使破坏行为的人们和自然法则开始抱有同感。……在我看来,两千年前的废墟,与目前虽金碧辉煌,20年后将成为废墟的建筑物具有的价值是相同的。……他们更接近技术专家,我则偏向于艺术家,两者间没有太多相同的东西。”

矶崎新从来不认为建筑会不朽。“一座真实的建筑,当它刚刚完成时,都处于理想状态,基本上是完美的。但它会腐朽,以某种方式,走向灭亡,就像人的身体。”

波兰克拉科夫日本艺术科技中心(建成)1990-1994

矶崎新曾经师从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但是直到离开丹下工作室,他还没有决定是否要去做一名建筑师。他更想做的是一名规划师或城市设计师。1964年的那次环球旅行使他得以对城市进行仔细的研究。他和同伴一直利用小型飞机对城市进行航拍。他吃惊地发现,从航拍照片来看,被他称为“废墟城市”的希腊荒凉的古代遗迹,与本次旅行最后一站洛杉矶的一片模糊的庞大的城市网络非常相似,“就像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废墟”。从此,“废墟”作为一个关键词和终极意象梦魇般地纠缠在矶崎新的美学和哲学里。

未来城市是废墟(装置作品)

矶崎新一度想实践保守的建筑理论家阿尔罗西提倡的文脉主义,但是没有做到。他发现自己更激进,更听从自己内心的奇异的狂想。在筑波中心项目中,他抹掉了任何代表日本国家或日本社会的元素。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发现,“日本政府正在失去其身份。日本商人或日本经济变得比日本政治家或国家更有权力,……在70年代末,我感到没有理由像丹下为东京政府所做的那样,为日本国庆贺。”从此,他再也没有得到政府的订单。

日本筑波中心大楼(建成)1979-1983

矶崎新说大部分他自己中意的作品都是未建成的,但时空的迁移有时也会给事情带来意想不到的逆转。有一次,他很偶然地认识了卡塔尔王国的王室成员。国王翻阅了他的作品集,指着其中的一页,说这个很有趣,希望能在卡塔尔建造。国王翻开的那一页,是40年前矶崎新未抱任何希望绘制的《空中都市》(1962)。由于当时东京地面已经挤满了建筑,矶崎新萌发了在空中建造城市的念头,并绘制了草图。卡塔尔国土空旷,一望无际,为何要将城市建在空中?答案非常简单,一个没有历史资本的国家,最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温翠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