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变聪明?有人因此染上毒瘾

原本被视为用于逃离现实和放纵自己的中枢神经兴奋药物,正成为一部分学生和社会青年在奋进路上的“加速剂”,“为了更自持、专注、优秀”

责任编辑:周建平

原本被视为用于逃离现实和放纵自己的中枢神经兴奋药物,正成为一部分学生和社会青年在奋进路上的“加速剂”,“为了更自持、专注、优秀”

北京高新医院主任医师徐杰接触的因利他林而成瘾的六十多例患者中,年龄多在20岁左右,最小的14岁。这些患者中约有10%因逐步加量而上瘾。约有20%至30%因服药出现副作用而就医。剩下的则因为到买不到利他林,在别人手上买到麻古、摇头丸或冰毒而致瘾

全文约4908字,细读大约需要12分钟

“聪明药”的糖衣

药是颅内千思万绪的引绳。当处在备考疲惫期的张林砚第一次吞下药,一股未曾体验过的狂喜和澎湃在一小时后注入了他体内,这颗白色药片令他再次进入精神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继续背诵考研资料数小时。

“就是嗑药。”张林砚总结道。

药强化着他情绪的极端反应。服药后是长达数小时的激情与专注,而药效一过,他便跌入暴躁和沮丧的绝地。

在中国,商品药物利他林、专注达可用作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多动症(ADHD)——的“红处方”药,化学成分都是哌甲酯;阿莫达非尼则是从莫达非尼中提取的活性手性异构物,在国内属于禁用药物。这些药物都是中枢神经兴奋药物,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浓度起到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因而被不少人裹上了一层“聪明药”的糖衣。

近半个月来,国内公众因一部专题纪录片《药瘾》而聚焦处方兴奋剂滥用的情况。张林砚服用过的相关药物有利他林、专注达、阿莫达非尼等。相关新闻和自媒体报道中,不断出现医生的警告和科普。这让正在准备考研复试的张林砚有点紧张,在采访中,他几次提到担心自己的行为违法。

美国纪录片《药瘾》剧照

2017年秋,张林砚开始第一次考研复习,每天长达十多个小时的复习中,他感到自己的精神专注度和体力“都已经极限操作”。当感觉仅凭自身意志无法继续学习时,他“就像求助于美式咖啡、朋克音乐一样”,摄入半颗到一颗药片,在精神状态的两极摆动中,尝试着通过药的力量来驾驭自己的意志力。

原本被视为用于逃离现实和放纵自己的中枢神经兴奋药物,正成为一部分学生和社会青年在奋进路上的“加速剂”,“为了更自持、专注、优秀”。在北京高新医院主任医师徐杰看来,事情并没有这么理想化。这两年他接触到六十多例因利他林逐步加量最后变成麻古、冰毒等毒品的成瘾者,其中大部分是学生,还包括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职员。

早在十多年前,国内就已经出现了滥用兴奋剂的新闻报道。2005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贰东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优势在我
回复

优势在我

2019-07-15

不用谢,应该的

sesamestreet

2019-03-12

已修正,感谢您的细心阅读!

18
回复

18

2019-03-15

药丸以前也试过,太伤身体,长期来看,效率是大打折扣的。

乐府
回复

乐府

2019-03-15

学医的从来不担心背诵

草木知。
回复

草木知。

2019-03-14

十多个小时的学习,只要合理安排,是可以达到专注的

175****1418
回复

175****1418

2019-03-14

平时不努力……………………说我自己呢

怀远
回复

怀远

2019-03-13

这种理论知识如果普及,尝试的人数只会上升

158****6825
回复

158****6825

2019-03-13

学不进去就不要硬逼,过载工作就像给自己超频,哪天搞不好给CPU烧了

sesamestreet
回复

sesamestreet

2019-03-12

已修正,感谢您的细心阅读!

优势在我

2019-03-12

冰毒是甲基苯丙胺,文章中写错了

陈雅峰
回复

陈雅峰

2019-03-12

专业

优势在我

2019-03-12

冰毒是甲基苯丙胺,文章中写错了

优势在我
回复

优势在我

2019-03-12

社会压力过大这个大背景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

优势在我
回复

优势在我

2019-03-12

冰毒是甲基苯丙胺,文章中写错了

有我有你
回复

有我有你

2019-03-12

国家和政府应承担起教育和疏导民众、管控市场、乃至对药物成隐者治疗和康复的主要责任。我们的国家在对精神控制类药物常识的普及十分落后,且没有政府宏观上的跟进;民众亦因很少有正规的渠道获得相关的知识。因此,政府及其官员们要做表率作用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