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退烧”

“这轮裁员更多发生在近两年接受过多轮融资的极速发展型公司,以及‘巨头’的新业务板块。”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刘沾

便利蜂考试现场。(受访者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3月7日《南方周末》)

“这轮裁员更多发生在近两年接受过多轮融资的极速发展型公司,以及‘巨头’的新业务板块。”

2015-2017年拉到投资很容易,“到处都是电梯里2分钟说清商业模式就可以拿到投资的创始人”。

砍掉不赚钱的业务板块,或是主要业务部门的冗员,现在已成了公司的必然选择。

一轮前所未有的调整,正发生在前几年几乎家家公司都挥金如土的互联网行业。

一边,2019年2月22日,阿里巴巴CEO张勇在内部管理会上表示,阿里继续开放招聘。紧接着,“快手”也宣布春招中会扩招1000个以上岗位,包括研发、游戏和职能线等。

但另一边,是不少80、90后们首次面对的收缩。

“工作七年,谁能想到,我也变成了公司的‘包袱’。”一位就职于头部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男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2019年1月8日,他前夜还加班到9点,这一天就突然接到人力降职降薪的通知——公司大规模调整,他也在被“优化”行列。相对来说,他能留下来,仍算被优待了,更多同事被直接裁员。

2019年春节前后,类似的消息此起彼伏,不仅有京东、滴滴、知乎这样的“大厂”,也有便利蜂、人人车、人人贷等“互联网新贵”。

智联招聘最近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求职人数同比下降了10%,而招聘人数下降了27%,是近8年来首次出现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岗位都开始减少的情况。特别明显的是IT、互联网行业,招聘岗位数同比减少了51%,这一趋势是从2018年春天开始的。

肖姗是一位资深互联网行业猎头。自2018年12月起,她基本上每天都能在微信、邮箱、招聘网站上收到很多简历。但在另一端,互联网企业的很多热门岗位招人需求骤降。“这轮裁员更多发生在近两年接受过多轮融资的极速发展型公司,以及‘巨头’的新业务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