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不死 奥斯卡影片背后的皇后乐队

“我想要一直成功、一直写好听的歌和一直坠入爱河。”

责任编辑:杨静茹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我想要一直成功、一直写好听的歌和一直坠入爱河。”

 

北京时间2月25日,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落下帷幕,《波西米亚狂想曲》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四项大奖。此前,在第76届金球奖上,《波西米亚狂想曲》获得剧情类最佳电影奖,男主角拉米·马雷克获得剧情类电影最佳男主角。

影片讲述了皇后乐队灵魂人物弗莱迪·莫克瑞(Freddie Mercury)组建乐队之后15年的故事,从成军到1985年7月13日伦敦温布利体育场的Live Aid演唱会——这被后人视为皇后乐队演出的巅峰。电影拍摄历时八年,换过一次导演、两次男主角,在乐队成员布莱恩·梅(皇后乐队吉他手)与罗杰·泰勒(皇后乐队鼓手)的参与下,最终成型。《波西米亚狂想曲》自上映以来便大受影迷、乐迷欢迎,目前影片全球票房累计突破8.5亿美元,位列2018年全球票房排行榜第14位。

随着影片在全球范围内的上映与奖项名目的逐渐增多,“皇后乐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面目一步步呈现在观众面前,他们的名目不再是《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的原唱——后者是40年来全球体育节目的最爱,常搭配着运动员的汗水与泪水,出现在各种慢动作回放里。

成军

弗莱迪从小看歌剧,对流行音乐也有兴趣。他在音乐上拥有天赋,听一段旋律就能在钢琴上弹出来。如同影片展现的那样,弗莱迪叛逆,他曾说:“我在他们手下生活的够久了,我要自己做主。”在他成长的年代,披头士和滚石乐队正当红,弗莱迪完成了他的音乐启蒙。

布莱恩·梅是个理工高材生,他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修物理与数学,后来拿到了天体物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当过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5年的校长,还写了不少论文,但当时的他一心想成为伟大的吉他手。

于是布莱恩与好友蒂姆·斯塔费尔组建了“1984”乐队,后改名为微笑乐队。罗杰·泰勒应征鼓手,成为了乐队的一员,他当时本以成为一名牙医为志向。斯塔费尔与弗莱迪结识于伊灵艺术学院,并于1969年将他介绍给乐队成员——尽管斯塔费尔最早退出了乐队。

1970年,弗莱迪、布莱恩·梅、罗杰·泰勒决定成立一个新的乐队,并在第二年招了一名贝斯手约翰·迪肯,他正在切尔西学院学电子学,并拿到了理学硕士学位。弗莱迪给这个乐队起名“皇后”,他认为这名字“简单粗暴,从来不知道我们的人也能一下记住”。同时,他将自己的名字中的“Bulsara”改成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