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海龙:我是一个小人物,但办成了一件大事
1979年,解海龙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定价87.5元。他快30岁了,在工厂做工,“书念得不多,也没什么别的本事”。中国社会越发蓬勃,他迫切地希望自己具有一技之长。他向妻子许诺:你给我买个相机,我给你拍照。他从家庭照拍起,多年之后凭借为“希望工程”拍摄的系列照片打动了公众。他认为,自己“办成了一件大事儿”。
责任编辑:宋宇
(本文首发于2019年2月14日南方周末创刊35周年特刊·南周面孔系列)
1979年,解海龙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定价87.5元。他快30岁了,在工厂做工,“书念得不多,也没什么别的本事”。中国社会越发蓬勃,他迫切地希望自己具有一技之长。他向妻子许诺:你给我买个相机,我给你拍照。他从家庭照拍起,多年之后凭借为“希望工程”拍摄的系列照片打动了公众。他认为,自己“办成了一件大事儿”。
以下为解海龙的口述。
“令人喜的片子不如令人思的”
我最初拍的都是家庭生活场景,爱人、孩子。拍着拍着,人家就说了:你这不算摄影,这是纪念照。这我才知道:哦,原来拿着相机要拍社会、拍变化。那时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一切都是新的,真有春天的感觉。我就用手中的相机拍那些喜气洋洋、甜甜美美的画面,得了不少奖,人也从工厂到了文化馆。文化馆的摄影老师告诉我:令人喜的片子不如令人思的。
同时期有几个大型影展也影响了我:一个是《十年一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