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人物
-
电影背后的南周“灵感”
在《南方周末》的报道中,像可可西里的故事一样,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的报道还有不少。 -
陆勇冲击波 成为“药神”之路
一场个体、媒体、电影和政府的合力,在总理批示的加速度加持之下,终于切开了一个社会顽疾。 -
韩寒:我不是堂吉诃德
新概念作文比赛的确给我的人生带来很多不一样,但真正改变我人生的是自己对创作的热爱。 -
聂树斌:平冤路上律师被迫“编谎”
案件再审时的主审法官、时任最高法审委会专职委员胡云腾曾撰文说,该案的审理,创下了最高院指定异地复查刑事申诉案件的先例。 -
李昌平:把农村的声音放大
李昌平觉得很冤枉:“我知道监利县不能久留了,重新安排也还是在荆州,今后荆州不稳定,会不会也把责任推到我的头上呢?”
南周面孔
-
魏文彬:在试验田里无中生有
“越研究越不服气,所以我们改革。”魏文彬相信广电应该走向市场,产业化发展,“人家比我们强的地方主要在运营机制上,我们过去行政性太死板,所以我做了一些改变,我们在竞争中发展起来”。 -
郑小瑛:大家都谈盖剧场,只有我在讲怎么建设一个乐团
郑小瑛(资料图/图) 作为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89岁的郑小瑛如今生活在厦门。她身体健朗,精力旺盛,仍然经常应邀演出。 -
解海龙:我是一个小人物,但办成了一件大事
1979年,解海龙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定价87.5元。他快30岁了,在工厂做工,“书念得不多,也没什么别的本事”。中国社会越发蓬勃,他迫切地希望自己具有一技之长。他向妻子许诺:你给我买个相机,我给你拍照。他从家庭照拍起,多年之后凭借为“希望工程”拍摄的系列照片打动了公众。他认为,自己“办成了一件大事儿”。 -
陈越光:重塑中国慈善的文化内核
陈越光身份多元,目前最为重要的是浙江敦和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2017年,敦和基金会向西湖大学捐赠了3亿元善款,陈越光作为捐赠方代表参与至西湖大学建校工作,与之结缘,共同探索全国首个基金会办大学的模式。 -
胡福明:我这个书生从政真不行
近年来,胡福明多次在公开报道中坦露心声:自己其实更希望待在大学校园里做学者,如果没有这篇文章,自己可能会一直在南京大学,成为一位教授、博导。 -
林怀民:我是被五花大绑地往前走
2019年,舞蹈家林怀民将满72岁,他选择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退休,离开他创办并经营45年的台湾现代舞团——云门舞集。 做决定之前,林怀民去印度旅行,雇了一艘船在恒河上看日出。船夫怂恿林怀民去算命,说当地有个“大神”,刚从巴黎回来,算得很准。林怀民推辞不掉,只好答应。 -
程泰宁:“我们既不真正了解西方,也不了解自己”
近年来,在“弘扬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又重提“新而中”“新中式”。如果没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仅靠民族自豪感,靠“跟风”,是走不出西方阴影的。 我们既不真正了解别人,也不真正认识自己,又看不清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这种状态何谈文化自觉?没有文化自觉又何谈文化自信? -
谢高华:给农民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回顾谢高华的一生,不惜以仕途为代价来冲破政策桎梏,一直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 -
陈平原:再过40年,我们来相会
你问我是什么时候意识到国家开始改革开放了?我想起有人问过我,打倒“四人帮”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我告诉他:没有。打倒“四人帮”是日后在历史叙述中,我们才逐渐知道其重要性。真正让我意识到这个国家改变了,是1977年11月,《人民日报》说恢复高考。恢复高考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 -
陈开枝:邓小平给了他一把人生的“钥匙”
陪同邓小平南方视察的11天改变了陈开枝的一生。从广东省委到广州市工作以后,陈开枝给人的印象就是拼命三郎,一句顺口溜流传开来,“跟着陈开枝,累死无人知”。 -
魏立华:每天喝自家生产的奶
魏立华全部的工作几乎都围绕“牛奶”和“奶牛”。他亲历了中国乳业的至暗时刻,而后成为奶粉“新兵”,又见证了国家出台最严监管政策和中国乳业的振兴。 -
毛继鸿: 做对“人”有益的事
时装,作为现在唯一一个保留着手工制造的工业产业,或许需要永远跟“手”保持关联。 -
李敬泽:大时代的文学选择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自己是新锐作家,这两年他连续出版了《青鸟故事集》《会饮记》等“闲散文章”,写作夹杂在“会议室”与“山丘”之间。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衣饰光鲜得体,在人头众多的现场,总能轻松将他区别开来。他的文字同样充满辨识度,被称为“敬泽体”。作为“前批评家”,他为我们描述了1980年代以来的诸多文学风景。 -
多多:用脚尖继续支撑这世界
多多大概是“朦胧诗”(他并不承认自己是“朦胧诗人”)那一代诗人中最神秘的一个,不爱接受采访,也很少参加形形色色的诗歌活动。他的形象与中国现代诗联系在一起,并在高度和品质上令人心生敬意。 -
唐克扬:在不断的变化当中顺势选择
建筑师唐克扬曾形容自己的人生“漂泊”。南方周末记者提及这个词汇时,他笑言那只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述,“不意味着变动不居、不安定、很仓皇”,更直白的说法当是“变化”。 -
陈尚君:唐代的每个人都有个性
陈尚君教授是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最近十年,他一直忙于校订和考证卷帙浩繁的新编《全唐诗》。这项艰巨的工作,他觉得收获巨大,也深感欣慰。有人认为,大多数人的研究都很难在历史中留下印记,但陈尚君可以。 -
丁乙:每一张画都是艺术家想留给时代的印记
上海徐汇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内,丁乙是第一个入驻的抽象画家。 -
俞孔坚:如果不会建最好的城市,至少回避建最坏的
生于农村,俞孔坚相信自己的思想植根于乡野。 从海绵城市、反规划到大脚革命,他秉承的理念一以贯之,“需对迫在眉睫的生态环境挑战作出应答”。 -
周灏:被时代推着往前跑
中国是先行先试,等企业做起来之后,再慢慢规范市场。而美国创业有时候会有一些束缚,实际上是监管先行。 -
邹市明:从没有像今天这么自由过
“速度、爆发力、求生欲、一种信念,恐惧、坚持、打破、超越,更是一种分享,梦想的追逐,我想把它传递出去……”拳台上方几块屏幕,滚动播出着宣传视频,一个个标语切换中,邹市明的竞技特写一闪而过。 -
六小龄童:下半生讲好中国西游故事
“你看我这一抬腿,就不好看。我要是把手也抬起来,它也许就好看了。” 章金莱在摄像机对面落座,身着一件他偏爱的红色夹克,戴一条印满小猴子的围巾,谈笑间,已经变换了三四个猴戏姿势。 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让出身猴王世家的六小龄童章金莱火了,他觉得过去几十年是“演员的春天”,是让他父亲北派老猴王六龄童羡慕的好时代。 -
王宝强:上天赏我饭吃,我就应该为观众服务
现在,王宝强已实现了自己曾经的演员梦。“先天条件不如别人,但是你经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这都是可以的。我从小一直跟自己说万事没有绝对,一切皆有可能。”王宝强说,“上天赏我饭吃,我就应该为观众服务,挺幸福,很幸运。” -
陈坤: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当我们总在为下一个工作盘算的时候,我们已经忘了体会当下。而对‘当下’有没有敏锐的把握,其实就是好演员和演员之间的那层窗户纸。” -
葛兆光:个人命运的巨变,也是学界命运的巨变
过去一年里,著名历史学者葛兆光完成了两件事:一是一门研究生课程《亚洲史研究的方法》备课和教学;二是两部重要学术著作《中国思想史》(Brill出版社)、《何为中国》(哈佛大学出版社)英文版的出版。 -
徐静蕾:名利只是人生当中的一部分
“无论今天是好了还是不好,我们真的都是在路上,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而已。所以都不要太得意,也不要太难受。” -
易中天:我不过说出了常识而已
2018年12月,《易中天中华史》第21卷《朱明王朝》面世。 71岁的易中天意犹未尽,先是在微信公众号里发文《现在开庭,重审朱元璋杀徐达案》,为这段历史公案“翻案”,又录制发布了音频,朗读《朱明王朝》之祸起萧墙,阅读量10万+信手拈来。 -
贾平凹:进城的年轻人再也回不去农村
贾平凹这一辈人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他的下一辈不愁吃不愁穿,但环境污染、竞争压力等又是新出现的社会问题。 -
何镜堂:“中国馆之父”仍在竞技场上
作为“文革”前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唯一一届正式毕业的研究生,何镜堂毕业后去武汉当过农民,在北京搞过厂房设计。最焦虑的时候,他躺在草坪上望着天空,纠结人生归处。 -
阮仪三:有更多我不知道的地方消失了
保护古城,不能仅仅靠人,要靠整个规章制度,靠整个社会认识的进步。 -
聂卫平:国运盛,则棋运盛
聂卫平并没有预料到,这会是一个他力挽狂澜、帮助中国围棋赢得擂台赛三连胜、个人豪取11连胜的胜负大场。 -
王澍:行动的批判者
“其实,谈建筑的审美,不只是一个干巴巴的房子。人和建筑在一起的关系就特别好看,你看他们坐在门口剥毛豆就特别入画。” -
董明珠:推动改革就一定会得罪人
很多年后,董明珠去看望生病的哥哥,兄妹两人终于释怀,哥哥对她讲,终于理解了当时的难处,如果都去拖后腿,就没有后来的格力。 -
俞敏洪:最关心国家对培训机构的下一步政策
你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你的理想就会更加纯粹。你看马云现在也要当乡村老师,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
丁磊:让互联网变得更容易
-
李步云:能在6点准时打鸣的“金鸡”
在治学上,李步云觉得重在掌握分寸,认为不能保守但也不能太激进,要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 -
柳传志:不做改革中的牺牲者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年过七旬的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目前深耕投资,是为数不多仍在商界驰骋的一位。2018年5月,因为一场5G编码的投票风波,联想被拿来和华为作比较,再次引发关于“贸工技”和“技工贸”路线之争的大讨论。 -
周瑞金:“三杯热茶”咏桑榆
周瑞金现在每天花一个小时打坐、两个小时上网、八个小时睡觉,运动和饮食都很有规律,他说自己退休之后烧的这“三杯热茶”,喝得很好。 -
刘道玉:做中国教育改革“啄木鸟”
刘道玉被称为“武大蔡元培”。 -
陈冲:永远释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陈冲活得愈发自在。 -
曲格平:我从未感到自己是个环保功臣
而今,曲格平终于舒心展颜,“我从事环保快五十年,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好的形势”。
南周同龄
-
王冰:落户北京是一种情结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用向日葵比喻自己的‘村官’生活:结满种子的向日葵总是低着头,如同‘村官’踏实干工作,而其迎向太阳的姿态又隐喻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当年村路旁的向日葵成了我最喜欢的花。” -
兰斌:从军队走出来的党办经理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成了不少单位的重点工作,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也成了市场热点。“找工作时正好遇上了党建的热潮,成了香饽饽。” -
刘颖:希望有更多的原创发现
刘颖完成在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后,选择回国并在北京大学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教授之一。 -
李宇春:我没有变,是你们变了
“外界有很多人问,为什么是她?我也很想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是我。一方面在于自我怀疑,另外一方面,那时候我也很要强,我也很想证明为什么是我。”
南周故事
-
盛小伟:35篇,乐在“文来文往”
“读书官员”盛小伟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与报纸的“文来文往”,“每当看到付梓之文,总感觉那是专属于自己的‘幸福语言’,让我持续着自己的‘快乐追求’。” -
“我为南周打官司”
“如果要求新闻媒体的所有报道必须完全符合客观事实,显然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为媒体不可能拥有类似国家司法机关的调查权力和调查能力。” -
李奇:23年,从报纸“集剪”到App“极简”
做剪报与吃饭睡觉一样,早已成为古陶瓷修复专家李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可因为南方周末App的出现,这种“集剪”生活在持续了22年后变成了“极简”生活。 -
陈华丽:我们的爱情始于一份报纸
他拿出自己珍藏的那份纪念特刊,写下“愿我们相逢于二十一世纪祖国腾飞之时”,待我也写下寄语后,动手一撕为二,脸上写满虔诚和庄严,以及不可救药的迂腐。 每年的新年献词,我们在家里念了又念,已然变成一种家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