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中国馆之父”仍在竞技场上
作为“文革”前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唯一一届正式毕业的研究生,何镜堂毕业后去武汉当过农民,在北京搞过厂房设计。最焦虑的时候,他躺在草坪上望着天空,纠结人生归处。
责任编辑:吴筱羽
(本文首发于2019年2月14日南方周末创刊35周年特刊·南周面孔系列)
作为“文革”前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唯一一届正式毕业的研究生,何镜堂毕业后去武汉当过农民,在北京搞过厂房设计。最焦虑的时候,他躺在草坪上望着天空,纠结人生归处。
翠竹、方塘、锦鲤,何镜堂工作室坐落在美景之中,这处隐在华南理工大学东区住宅群的小院是他及团队的创作空间,也是他最满意的三个建筑作品之一。
另外两个作品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和世博会中国馆。从1937年底南京大屠杀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它们表现了我们民族从灾难到富强的两个历史阶段”。
“回看这四十年来,我们的国家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城市发展得很快,我之所以用很多精力去搞创作,第一我是对建筑充满感情,非常热爱。第二是我找到一条正确的设计道路。”何镜堂所说的设计道路便是“两观三性”。
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地域是建筑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