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玉:做中国教育改革“啄木鸟”

刘道玉被称为“武大蔡元培”。

责任编辑:何海宁

刘道玉(谢子龙/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2月14日南方周末创刊35周年特刊·南周面孔系列)

85岁的刘道玉一直住在武汉大学一座不起眼的家属楼里,他听力很差,视力很差,右手也无法写字了,但仍心系教育改革。

刘道玉被称为“武大蔡元培”。1980年代,在武大校长任上,他一方面营造了自由开放的校风;另一方面大刀阔斧改革高等教育,学分制、主辅修制、导师制等一系列现代高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模式,均始于他治下的武大。

刘道玉本有多次机会担任行政要职,他秉持“生不愿封万户侯”的价值观,专门坐火车到北京,主动要求不做官。卸任校长职务后,他专心从事教育研究工作,坚持抨击教育积弊,呼吁教育改革,写了大量文章。其中,刘道玉于2009年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流传颇广,被称作“教育改革的一剂良药”。

“老校长”

天气晴好的话,刘道玉每天都会绕着珞珈山散步,他要求自己一天要走6000步。散步时,他会被年轻学生认出来,喊一声“老校长好”。

“老校长”的生活规律得可以分钟计算,他每天要做三件事,写作、散步、自我保健按摩。上下午各工作2小时,中午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南周用户_3002945
回复

南周用户_3002945

2024-05-21

中国太缺少独立思考的教育家了!

黄河度
回复

黄河度

2020-02-21

贤者之爱,乃知大师在此一隅!

lwtz
回复

lwtz

2019-02-17

贤能之士遭排挤冷遇是正常的,对体制的弊端顽疾直抒胸臆不受待见是正常的,反过来倒是不正常的

阿超
回复

阿超

2019-02-17

武大,李老师

壬秋
回复

壬秋

2019-02-16

感动不已。曾听老师聊起过80年代学校自由开放的校风,那时便对学校留下了特别的印象。原来老校长一直就住在校园里的啊❤️

186****4275
回复

186****4275

2019-02-16

久闻大名,稀见其文。感谢。

138****6592
回复

138****6592

2019-02-16

今天第一次知道刘道玉老先生之名,非常崇敬!中国再多点这样的人,中国的教育就有希望了!

134****4366
回复

134****4366

2019-02-15

希望中国多些像老校长这样真心为教育改革做点事的教育工作者。

威风凛凛的小胖子
回复

威风凛凛的小胖子

2019-02-15

每天能绕珞珈山走一圈,也是种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