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我们有足够的能源吗

除了石油疯狂之外,铁矿石也成了疯狂的石头,今后煤炭会不会成为疯狂的煤炭?现在不抑制能源需求,后果就是今后更高的能源价格,其经济后果是持续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

责任编辑:余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管窥可持续】
除了石油疯狂之外,铁矿石也成了疯狂的石头,今后煤炭会不会成为疯狂的煤炭?现在不抑制能源需求,后果就是今后更高的能源价格,其经济后果是持续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

140美元/桶!7月初,国际原油价格又一次创了纪录。世界各国陆续出现了针对油价的抗议和示威,但至今并未改写油价的上升曲线。看起来,中国的司机们远比国际同行幸福——尽管不久前中国宣布将成品油价格每吨上调1000元(人民币),但价格仍只相当于国际价格的60%左右。

现实其实严酷。我们的麻烦丝毫不比别国少,从短期到长期,能源愈来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条件之一。

一个被广泛传播的乐观预测是,考虑到城市化、工业化仍未完成,以及中国政府对经济的驾驭能力,即使保守估计,中国经济还可以再快速增长30年。只是,这个预测中没有回答:未来快速增长的30年,我们有足够的能源吗?

我所在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最近完成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假定到2020年重工业比例有所下降、能源效率有所提高、城市化水平为60%,如果经济保持每年增长9%,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将达到53亿吨标准煤,大概是2007年的2倍。将经济增长率下调到7%,能源需求将减少到45亿吨标准煤。

2006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而钢材消费量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这些与能源密切相关的高耗能产业快速增长,使2003到2007年5年间,中国能源年消费总量都接近双位数增长。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化是引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回复

2008-07-14

从国际能源的角度分析中国能源现状,给我们提示着中国即将面临的问题,好做好相对的应急准备。

回复

2008-07-14

相信 生物能源 最终能给我们一个美好的生活

回复

2008-07-14

烧这么多煤,地球要变成火炉了,我觉得人类还是回到原始社会算了,不要把地球上的生命全毁灭了!

回复

2008-07-11

另外在我看来,节能和抑制需求完全是两码事吧,“节能的中心问题是能源价格”这句话我怎么也看不明白,这大概就是厦大学生和厦大教授的区别吧。 “抑制需求”是废话空话,“节能”还需全民加强意识!

回复

2008-07-11

看得一头雾水,看来我理解力大有问题 作者的观点是煤炭是中国的主要消费及供给能源,要控制整体能源消耗,就必须控制煤炭消费量 那么,不用“煤炭烘烤的经济”,无非只是转型成“石油烧烤的经济吧” 那么相对目前的价格以及未来30年的价格走向,如果煤炭能很大一部分代替石油是否更有意义? 当然,我的观点和作者一样都基于没有新能源的替代和假设正常的国家发展(下同) 毫无疑问,继铁矿石后,煤炭价格在已经大涨的基础上在未来30年一定也是飞速上涨 这和整个世界范围的能源价格是挂钩一体的,任何国家本身是毫无阻挡之力的 而依我肤浅的理解,作者的观点是“抑制需求”。但是我们知道,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绝对是建立在能源消耗的基础上对。GCD的百年社会主义规划目的就是工业化城市化,这本身也是经济发展必需。 因此,“抑制需求”是不现实的,考虑到可取代的新能源很难在30年内出现,这30年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无可避免地卷入这一场能源危机。 伊战,普遍认为是新一轮能源之战的开始,领先中国30年的美国已经提前步入能源之战了,当然一向温和的中国政府也许不会有所谓的开战,我的观点是:中国能源之缺及能源之争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