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活:越来越多日本人正在上一堂死亡必修课

“不如就在今年的贺年卡上写上我的讣闻吧。”69岁的砂田知昭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在得知自己临近死神后,砂田知昭立马开始规划死亡之前的生活。担任导演的女儿砂田麻美则举起摄像机,将父亲最后的日子拍成了纪录片——《临终笔记》。

责任编辑:吴悠

“不如就在今年的贺年卡上写上我的讣闻吧。”69岁的砂田知昭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在一次例行体检中,他被诊断出胃癌晚期,只剩下大约半年的寿命。在病魔的折磨下,短短三个月内他瘦了15公斤,原本饱满的圆脸像被戳了小洞的气球,逐渐干瘪下来。褐色的斑点爬满了他的双鬓,皱纹则越发明显。

在得知自己临近死神后,砂田知昭立马开始规划死亡之前的生活。担任导演的女儿砂田麻美则举起摄像机,将父亲最后的日子拍成了纪录片——《临终笔记》。

(资料图/图)

死亡之国日本

二战之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人口总数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在2010年达到巅峰。在那之后,日本总人口数量开始递减,战后出生的婴儿垂垂老矣,迎来死亡。在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同时,日本的少子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不婚不育成为不少中青年的选择。

据厚生劳动省报告显示,2018年全日本新生婴儿数量比2017年锐减约2.5万名,降至92.1万名,是自1899年统计此类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是日本连续第三年新生儿数量不足100万名。与此同时,2018年日本的死亡人数达到136.9万人,创下二战后最高水平,自然人口减少量达到44.8万人,是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预计到2035年,日本的老龄化比例(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30%。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需要面对死亡、思考死法的人生阶段。

“终活”一词首次出现是在2009年杂志《朝日周刊》中,意为“为临终做准备的各项活动”。人认识到自己将会死亡,为了迎接人生的尽头而进行各种准备,向死而生。2010年,“终活&r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温翠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南方小雪
回复

南方小雪

2019-02-15

活得明明白白

Monica
回复

Monica

2019-02-13

好买卖,在中国进行类似创业绝对能发大财!

135****6630
回复

135****6630

2019-02-10

直面死亡,面对自己

银凤师
回复

银凤师

2019-01-13

活着,是为了我关心的人和关心我的人……

夫子淼
回复

夫子淼

2019-01-08

读了这篇文章,我就想,将来我该向谁交代身后事呢?

NAN
回复

NAN

2019-01-08

认识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

185****1323
回复

185****1323

2019-01-07

死到临头,不敢嘴硬。

QQ用户
回复

QQ用户

2019-01-05

向死而生

王旭
回复

王旭

2019-01-05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把生或死看得太重,就没办法酣畅轻快地走好脚下的路,生无法选择,死也不必有所准备,尽管来便好了~

182****0750
回复

182****0750

2019-01-04

因为这个世界还有太多太多的风景没有看到

133****5598

2019-01-04

生死本来就是一途, 怕什么?

凤叶飘零
回复

凤叶飘零

2019-01-04

生生死死,生死不过是一个轮回,生的同时考虑到死,考虑到最后的归宿;认识到死亡是必然,然后认真的去生,去生活,看开人生!

133****5598
回复

133****5598

2019-01-04

生死本来就是一途, 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