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蒙蒂菲奥里:历史学家应该亲历战争

“我所亲眼看到的,帮助我真正地理解了政治和权力。所有的历史学家都应该去亲历战争,或者直接去参战。而我们总是习惯于待在一个轨道里,做同样的工作”

责任编辑:周建平

(原标题《西蒙·蒙蒂菲奥里 书写权力与人性》,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第577期)

“我所亲眼看到的,帮助我真正地理解了政治和权力。所有的历史学家都应该去亲历战争,或者直接去参战。而我们总是习惯于待在一个轨道里,做同样的工作”

在钟书阁,西蒙·蒙蒂菲奥里端着一杯香槟酒给读者讲起了故事:

想象一下:伦敦有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他就读于一所寄宿制学校。那是中上阶层人士送他们孩子来读的学校,有点像《哈利波特》里描写的那样,但那里不教魔法。男孩子们整天玩板球、玩网球,在课堂里学古典语言、学拉丁语。

其中有一个男孩却在读托洛茨基的自传,他还买了毛主席的著作,读了斯大林写的《苏共简史》。其他男孩子都在收集流行歌手、足球明星和板球明星的照片时,他却在研究学习毛泽东思想,而且,往往是在上拉丁课或者英语课的时候。

当其他男孩问他:你对丘吉尔的看法是什么?他拿出自己的“小红书”,说我对毛主席更感兴趣。

这个男孩后来写了很多关于俄罗斯和苏联历史的书。这个男孩就是我了。我承认我当时是一个很奇怪的小孩,但是,我就是这么开始对权力和政治的学习的。

“我那时其实就是一个傻小子,想做一点反叛的事——布尔什维克主义是宣扬无神的,然后它又很浪漫,我觉得它很浪漫,很理想主义……”当我私底下再提起这段往事,他眉头一挑,“但在俄国革命时代,很多布尔什维克就是来自富裕的中上等社会阶层。所以,这样的事真的发生过。”

20岁时,读小红书的男孩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和斯大林的情事》。

这是关于一个英国寄宿制学校的男孩单恋上斯大林的诡异故事。“一个黑色喜剧。不用说,那就是我自己的故事。”他哈哈大笑起来。

他随意地卧倒在休息室的沙发椅中,慵懒得如同一头大型猫科动物。每当觉察到有摄影师用镜头在抓拍他时,他迅速掉转过去,双眼直逼镜头,眼神犀利,极富镜头感——作为受大众喜爱的历史学者,他曾多次和BBC合作,参与拍摄了有关耶路撒冷、罗马、拜占庭、维也纳等主题的系列历史纪录片。

“对我来说,讲故事是一种天生的能力。我从小就着迷于故事,也喜欢讲故事,读了很多小说。我一直想当一个小说家。”

尽管事实上,他是以一系列畅销的非虚构历史著作收获声名的,包括《耶路撒冷三千年》、《青年斯大林》、《罗曼诺夫王朝》、《斯大林》。目前,前三部作品的中文 版已被中国内地引进、出版。

“所有的历史学家都应该去亲历战争,或者直接去参战”

1991年年底,26岁的西蒙·蒙蒂菲奥里遇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当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一个在20世纪存在长达近70年的“超级大国”在顷刻间解体。

他兴冲冲地赶往莫斯科。自孩提时代起,他就阅读了不少有关沙俄和苏联的历史书。现在,他终于能够见证历史的发生。

蒙蒂菲奥里出身于伦敦一个富裕的犹太裔知识精英家庭。他的父亲是精神科医生,母亲则是法官兼演员。弟弟尼古拉·休·蒙蒂菲奥里也是一位有名气的作家,当过律师和记者。

这是一个彻底英国化了的犹太裔精英家庭,遵循着英国精英阶层培养下一代的培养模式——孩子们在伊顿、哈罗公学接受教育,然后就读于剑桥或牛津,按部就班地成为一名中上流社会的精英和绅士。

从哈罗公学毕业后,蒙蒂菲奥里进剑桥大学主修历史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随后他四处游荡、频繁更换工作。学术机构于他从来没有任何吸引力,“我就想当一个独立的学者,一个独立的作家,不受雇于任何人和机构。就是今天,我也不受雇于任何人。”

这个年轻人做过五花八门、奇奇怪怪的工作——“在大街上扫过落叶”,为以色列一家马桶公司兜售过马桶……再后来,他进了一家投资银行的纽约分部,成了一名每天穿着高档西装、打着领带的投资银行家。

“我是一个糟透了的投资银行家,每天都亏钱,亏了很多很多钱,不是我自己的钱,都是别人的钱。”他半真半假地忏悔道。

对这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而言,循规蹈矩的人生是一种折磨:“我一直都想逃,我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昂贵的寄宿制私立学校,令人尊敬的著名学府。我想当作家,过一种冒险的、刺激的生活,一种真正有趣的人生。”

1992年到达莫斯科后,他成为一名独立的战地记者,前往高加索和黑海地区进行战事报道。苏联解体后,这一地区常年累积下来的民族、宗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温翠玲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