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观察:左手培育,右手监管

在“社会组织野蛮生长、公益慈善事业狂飙突进”的十年里,广东以开放社会组织登记为切口,激活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力量,打开了社会组织发展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吕宗恕

“社区大锅饭”是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支持的社区厨房项目之一,旨在让街坊邻里更熟悉,增进社区融合。(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2月20日《南方周末》)

在“社会组织野蛮生长、公益慈善事业狂飙突进”的十年里,广东以开放社会组织登记为切口,激活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力量,打开了社会组织发展的新局面。

巴索风云已经很久没有照料他两个放在办公室阳台上的堆肥实验箱了,里面已开始长虫。

“玩垃圾”是巴索风云十年前养成的习惯。2009年,因反对一个垃圾焚烧厂的选址,巴索风云与小区业主们共同呼吁停建垃圾焚烧厂,寻求对话。

垃圾焚烧事件结束后,巴索风云并未停止行动。相反,他在自己小区志愿组织垃圾分类,后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了公益机构“宜居广州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宜居广州”),推动垃圾分类减量。

与“宜居广州”诞生几乎同步,广东从给社会组织登记注册“松绑”开始,进行系列改革,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学者称2008-2018年为“社会组织野蛮生长、公益慈善事业狂飙突进”的十年,广东以开放社会组织登记为切口,激活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力量,打开了社会组织发展的新局面。在当下,如何既能加强监管,又护住民间热情仍是摆在社会组织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

在广东,壹基金、千禾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扎根珠三角,旨在推动社区公益创新、救灾、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左图是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合影。(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供图/图)

民间热情

巴索成为“民间垃圾处理专家”,几乎是“一夜之间”完成的。

2009年,巴索仍是隐匿于互联网一隅的普通网民。当年9月,广州传出拟建某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消息后,当地居民都炸开了锅,所在小区的论坛每天都有上千个帖子讨论此事。

“垃圾焚烧究竟有没有害?”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巴索与小区居民每日都在网上扒资料,10月中旬,论坛开辟“垃圾焚烧专版”,巴索成为版主之一。

也就在那数十天的高强度学习中,巴索得出自己的结论:垃圾填埋与焚烧都有危害,仅仅发起邻避抗争不能解决问题,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分类,再考虑焚烧填埋才是可选方案。

数月间,着急的居民采取各种方式表达诉求,逐步迎来转机。

2009年12月15日,巴索在小区论坛向所在区区委书记与区长发出邀请函,公开邀请他们参与业主座谈会。他还将邀请函送至区信访办及区政府收发室,希望两位官员都看到。

有媒体以整版刊登了这位广州普通市民发出的邀请函。巴索说,当时如果书记不应邀,他将取消会议,以避免非法集会的风险。

这一担忧终究是多虑了。区委书记应邀,并重申番禺垃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