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围观影响中国?

“在一亿网民面前,多大的了不起都不再是了不起。”

接二连三的社会热点事件,正因为有了大量网民的关注和转发,才会被更快地传播,进一步推动事件发展。

责任编辑:吕宗恕

00后将是新生代的中国网民。(“美丽中国”供图/图)

“在一亿网民面前,多大的了不起都不再是了不起。”

接二连三的社会热点事件,正因为有了大量网民的关注和转发,才会被更快地传播,进一步推动事件发展。

中国第一批“网民”已经二十多岁了。

2018年11月30日,微博话题“#新浪20年#”引发诸多网民感慨:原来离自己第一次上网已经20年。

1997年11月2日,网友“老榕”把自己和儿子看球的经历写成一篇题为《大连金州没有眼泪》的文章,发表在四通利方(新浪网的前身)的体育沙龙BBS中,不到两天时间获得了数万点击量。

两周后《南方周末》全文转载该文,并在“编者按”中说明,过去一周报社邮箱里收到了六十多封要求转载该文的读者来信。

时任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在《新浪之道》一书中回忆,此事让人们第一次感到网络论坛的力量和影响。

中国自1994年接入互联网,这张看不见的网对网友的改变就从不缺乏想象力。最早“触网”的大学生和年轻人现在已步入中年,而1994年出生的新生“互联网原住民”,也已走向了社会。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将网民评选为当年的年度人物;2010年,依托微博的时兴,媒体纷纷相信“围观能够改变中国”;2018年,中国网民已占据世界网民数量的1/5。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网民”一词诞生于美国,当今却更多被中国使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是通过网民来实现中国社会公民性的转换,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赋予公民身份新的认知。

“不希望暴力表达,也不希望不表达”

“原来还有人记得我!”在南方周末记者说明采访来意后,“厦门浪”这样感慨。

2007年5月,“厦门浪”在网络上爆出PX项目拟落户厦门的消息,经媒体进一步传播后,在社会上掀起了波澜。

此后半年,“PX项目落户厦门”的新闻成为媒体、网络、现实社会多方对话、辩论的焦点话题;多位专家论证PX项目在厦门建设的可行性;人大代表履职反映市民诉求;政府先后多次举行沟通和听证会听取市民意见……这让当年的新闻报道将2007年“厦门PX事件”描述为“一次经典的政府与民间互动”。

在发明“散步”一词的“厦门浪”看来,“厦门PX”项目被报道、被解决的背后,是网民和厦门市民在互联网中形成的自觉。“不希望暴力表达,也不希望不表达,而是希望用‘散步’这样的词带来力量的温和释放。”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厦门浪”,自称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互联网的群体:&l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